第(1/3)页 六十个人说多不多,少说却是也不少,一个小饭馆坐的满满当当的,何况这些人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同一个地方一届的高中生,随便说两句话就能说出共同认识的人,然后很快就热火朝天的聊了起来。 整个小饭馆跟闹市一般的热闹。 这其中不仅有过来务工的年轻人,还有一些听说自己孩子找到工作,不放心跟过来的家长。 他们一方面是担心这个工作靠不靠谱,另一方面也是想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出来混,一定要懂人情世故。 像是这么好的工作,都是那个什么‘周哥’给找的,你一定要好好谢谢人家。 为此还专门从家里拿了两筐鸡蛋,或者是别的农产品。 小孩子倒是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只是觉得父母拿的这些东西太单薄,拿不出手,反倒是落了自己的面子。 可是父母却表示,礼轻情意重。 “那其他人也没拿啊!” “其他人是其他人,你是你,你多在‘周哥’面前露露脸,多帮人家干点活,人家才愿意器重你!”父母们总是苦口婆心的向着子女教导着为数不多的社会经验。 周子扬也没想到,自己只是招个工,结果光是鸡蛋鸭蛋就收了好几筐,除此之外还有牛奶和香蕉。 这让周子扬有些哭笑不得,他想说自己不需要这些,叔叔阿姨,你们自己拿回去吃就好。 然而这些长辈却是十分的执拗,一定要周子扬收下来。 甚至有些四五十岁,乡下来的叔叔阿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周子扬,只听得旁边的人都叫周子扬周哥,支吾了半天,干脆也跟着叫‘周哥’。 这把周子扬吓了一跳,赶紧说,别,叔,您别这样叫我,我跟您儿子一样大。 “您叫我小周就行!” 不管说什么,他们一定要周子扬收下礼物,李东风还有其他几个和周子扬相熟的朋友也在那边劝说周子扬收下礼物。 周子扬无奈说,那行吧。 其实这鸡蛋牛奶什么的,周子扬一个人都拿不了这么多。 尤其是还有送苹果香蕉的。 自己哪里吃得了这么多。 这些长辈既然来了,周子扬也不会吝啬一桌的饭钱,干脆就请他们也吃了一顿,说吃完饭派辆车带他们一起去厂子里逛一逛,也算是放心。 “这也太麻烦了。”大人们诚惶诚恐。 周子扬却是无所谓的说不麻烦,多派一辆车的事情。 “待会儿看完,我再派车把你们接回来。” 长辈们听了更觉得周子扬有大能耐,可是事实上周子扬只要给厂区打个电话而已。 他们给周子扬下的目标是五十人,周子扬都给他招八十人了,他们开心还来不及呢。 吃饭的时候十分热闹,李东风就喜欢出风头,眼下五六桌的年轻人在那边胡吃海喝,他顿时意气风发,一拍桌子:“弟兄们!我来说两句!” “在座的和我或多或少都认识!” “我们也知道工作有多难找。” 结果我兄弟,给我们找了一个这么好的工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