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剧烈的涟漪。人们开始下意识地检查自己的衣服,回想自己最近接触过的东西。那种无形的压力,瞬间增加了十倍。 高建军没有犹豫:“照他说的做。把所有工具箱都拿过来。” 几名警卫立刻行动。很快,二十多个大小不一、贴着各自姓名和编号的金属工具箱被整齐地摆放在会议室中央的地板上。它们曾经是工程师们最信赖的伙伴,此刻却像是一排等待审判的被告。 杜宇泽没有立刻指出那个编号。他像一个耐心的猎人,在收网前,要给猎物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心理压迫。 他踱步到那堆工具箱前,然后停下,转向了人群中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 “陈工。”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抬起头。他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头发有些稀疏,脸上带着一丝茫然。他是陈工,陈建国,航电小组最资深的工程师之一,负责精密仪表的校准和终检。一个平时沉默寡言,除了技术问题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的人。 “杜、杜顾问,有什么事吗?”他的声音有些小。 “没什么。”杜宇泽的语气很平和,“我只是想问问,陈工您在小组里多少年了?” “二十六年了。”陈工扶了扶眼镜,“从这个基地建立,我就在了。” “二十六年。”杜宇泽重复了一遍,“几乎是把一辈子都放在这里了。令人敬佩。” 沈青云皱起眉,她不明白杜宇泽想干什么。陈工是她最敬重的老前辈之一,技术精湛,为人踏实,整个航电小组的年轻人,都受过他的指点。把矛头指向他,简直是天方夜谭。 杜宇泽蹲下身,在一个工具箱前停下。箱子上贴着标签:734-陈建国。 “陈工,您负责仪表校准,对精度要求一定很高吧?” “是,是我的本职工作。”陈工有些局促地回答。 “所以,您的工具,也一定是保养得最好的。”杜宇泽的手指划过工具箱的金属表面,“一个细小的毛刺,一点油污,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校准结果,对吗?” “对……”陈工的额头渗出了一点汗。 杜宇泽没有再说话。他站起来,示意一名警卫。 “打开它。” 箱子被打开。里面各种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每一件都擦得锃亮,如同艺术品。这完全符合一个严谨细致的老工程师的形象。 沈青云忍不住开口:“杜宇泽,你到底想说什么?陈工的敬业,整个基地有目共睹!” “我同意。”杜宇泽点头,“正因为如此,我才好奇一件事。” 他戴上一副手套,从箱子里拿起一把镊子,轻轻掀开了工具箱底部的防滑内衬。那是一块黑色的橡胶垫。 “为什么一块用来防滑的内衬,会沾上只有在切割高强度聚合物时才会产生的微粒?” 他把内衬举起来,另一名助手立刻递上一个便携式的光谱扫描仪,对着内衬的角落扫了一下。 “嘀嘀嘀——” 扫描仪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屏幕上,一个化学分子式被醒目地标红。 C17H14F6N2O和“幽灵猎犬”找到的成分,一模一样。 全场哗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