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主任的额头渗出冷汗,他转向杜宇泽,嘴唇都在哆嗦:“杜宇泽……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宇泽没有理会众人的恐慌。他调出探伤仪的后台数据,双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串串复杂的代码和材料力学公式在他指尖流淌。 他在重新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正在基于‘涡扇-15’核心机实际运行工况,重构材料疲劳寿命与初始缺陷尺寸的关联性阈值……】 【计算中……】 【模型建立完毕。新无损探伤验收标准‘D-Standard 1.0’已生成。】 “把所有原材料,重新检测一遍。”杜宇泽抬起头,对操作员下令。 “用……用什么标准?” “用我的标准。” 他将新的验收标准导入系统。屏幕上,刚才那片“满目疮痍”的红色三维模型,瞬间变化。超过95%的红点,变成了代表“安全”的绿色。只有少数几个尺寸较大、位置靠近未来高应力区的缺陷,依然保持着红色。 “你这是……在做什么?”张工上前一步,厉声质问,“你在篡改数据!你在指鹿为马!” “我不是在篡改数据,我是在定义标准。”杜宇泽站起身,与张工对视,“国家标准是通用标准,是底线。但我们的发动机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应力分布,它的温度梯度,它的振动模式,都是独特的。我们不能用一本万能词典,去翻译一首专门写给我们自己的诗。” 他指着屏幕上那几个依然鲜红的点:“这些,才是真正会要了我们命的地雷。而其他的,在我们的设计寿命内,根本没有机会发展成致命裂纹。把精力浪费在它们身上,才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歪理邪说!”张工气得浑身发抖,“出了事,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 “报告已经打好了。”杜宇泽从打印机里抽出一张纸,上面是他刚刚建立的模型和结论。他拿起笔,在负责人一栏,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主任,请签字。”他把报告和笔,递给了王主任。 王主任拿着那支笔,感觉它重若千钧。他看着杜宇泽,又看看报告上那密密麻麻、他根本看不懂的公式。他最后看了一眼满脸愤怒的张工和惴惴不安的众人。 他拿起笔,在杜宇泽的名字旁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去干吧。”王主任把报告拍在杜宇泽胸口,“项目要是黄了,我跟你一起滚蛋。” 新的叶轮,是用一块被杜宇泽的“D-Standard”标准判定为合格,却被国家标准判定为次品的材料加工出来的。 当它被安放在那台德国进口的激光熔覆动平衡机上时,所有人都觉得这场景无比荒诞。 没有了刺耳的打磨声,没有了飞溅的金属粉末。只有一道蓝色的激光束,安静地在叶片表面扫过。计算机精确地计算出不平衡量和位置,然后激光以增材制造的方式,在指定位置熔覆上微克级的金属配重颗粒。 整个过程,安静、高效,甚至带着一种冷酷的优雅。 当屏幕上显示出“动平衡校准完成,残余不平衡量:0.002g·mm”时,张工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这个数字,比李鬼手倾尽一生手艺达到的最好成绩,还要低一个数量级。 最终的时刻到来了。 高压压气机验证机,被重新推上了试验台。崭新的叶轮在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泽。 控制室里,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王主任站在杜宇泽身后,手心里全是汗。张工抱着手臂,站在角落,表情复杂。 “各单位注意,准备点火。” “倒计时开始。” “五、四、三、二、一,点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