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三天凌晨四点。 实验室里一片狼藉,但也初见雏形。新的线缆整齐地固定在线槽里,飞控计算机的机箱被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铜箔,像个粗糙但坚固的铁罐头。那个用旧机柜改造的屏蔽柜也已经成型,虽然外表丑陋,但所有的接缝都被密封得严严实实。 所有人都已经到了极限,靠着意志力在硬撑。 沈青云的双眼布满血丝,他刚刚完成了最后一个滤波器的焊接。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子,正准备让大家做最后的通电测试。 实验室的门开了。 杜宇泽走了进来。他扫视了一圈现场,没对他们的工作成果发表任何评价。他径直走到实验台前,将一本厚厚的、刚刚装订好的文件扔在上面,发出一声闷响。 “这是什么?”老李问。 “你们的下一个任务。”杜宇泽说。 所有人都愣住了。 “物理改造,只是治标。要治本,得换脑子。”杜宇泽点了点那份文件,“这东西叫‘综合航电’。我不管你们看不看得懂,三天后,除了干净的波形,我还要一份关于它的初步解读报告。我要知道,把它应用到我们的项目上,需要做什么。” 沈青云拿起那份文件。 封面上,一行黑体大字刺入他的眼中。 《分布式模块化航电架构基础概念》 他完全不明白这是什么。但他能感觉到,这本东西的份量,比整个实验室里所有的设备加起来,还要重。 “秃鹫不是我们唯一的敌人。”杜宇泽的声音很平静,却让每个人都打了个寒颤,“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我们自己的技术瓶颈。跨不过去,我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废铁。” 说完,他再次转身离开,没有多停留一秒。 沈青云翻开了第一页。陌生的名词,颠覆性的理念,像潮水一样向他涌来。他感到一阵眩晕,不是因为疲惫,而是因为一种巨大的震撼。 他忽然明白了杜宇泽的意图。这个男人要的,根本不是一个三天内完成的补丁。他要的,是一支能跟上他步伐,甚至超越他构想的团队。 这个挑战,比解决电磁干扰,要难上一万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