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临海。 张鸿健的皮鞋踩在栈桥的钢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从南海吹来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吹乱了他的头发。作为通商产业部资源能源厅的新晋科长助理,他本以为自己对SEA的石油储备体系已足够了解,但眼前的一切颠覆了他的认知。 “难以置信吧?” 走在前面的渡边诚回过头,眼角挤出几道皱纹。这位临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负责人年近五十,皮肤被海风打磨得粗糙发红,说话时总带着一种海军退伍军人特有的简洁有力。 在海军中当年有不少日裔军官,他们为sEA的海军建设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而渡边就是其中之一。 “我第一次来时反应跟你一样。” 张鸿健扶了扶眼镜,目光从海面上那艘巨大的油轮移到看似平常的海岸线。除了连接油轮的输油管道和几间不起眼的控制室外,这里根本不像储存着国家战略物资的地方。“渡边前辈,您确定这里是国家储备油库?我连一个储油罐都没看到。” 渡边笑了笑,说道。 “跟我来。” 他们离开栈桥,走向岸边一座低矮的混凝土建筑。门口没有标识,只有两名穿着普通工作服的警卫。渡边出示证件后,警卫拉开沉重的铁门。里面是部电梯,按钮旁的数字显示他们正在地面层。 渡边按下标有“-10”的按钮。 “我们现在正往海底走,我们的油库并不在地上,而在地下……” 渡边吐出一口烟圈, “距离海平面120米,它是海底岩洞油库,说实话,这地方水深岩硬,施工队硬是用水下爆破,在海底岩洞的基础上搞出了个超级油库。” 电梯停下时,张鸿健以为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宽敞的地下空间里,数十名工作人员在电脑终端前忙碌——这是张鸿健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的计算机系统。巨大的显示屏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图表,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幅立体投影:一个蜂窝状的岩洞网络,部分区域显示为红色,大部分则是绿色。 “这是我们的控制中心。” 渡边走向前,指着中央的显示器说道: “临海基地的核心——海底岩洞石油储存系统。” 看着眼前这座现代化的石油储备中心,张鸿健问道: “总容量是多少?” “临海基地是1.2亿桶。” 渡边的语气显得很平静, “像这样的基地,全国共有五座。除了我们这里,在东宁还有两座。” “五座!” 张鸿健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响亮,引来几名工作人员的目光。他压低声音,“那就是……6亿桶?” 渡边摇摇头: “总储备量是2亿桶。其他基地规模小一些。” 他领着张鸿健穿过控制室,来到一面巨大的玻璃墙前,“看下面。“ 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四条输油管道从不同方向汇入中央集输系统。几十名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在钢架间穿梭,监控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如繁星般闪烁。 “原油从海面上的油轮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再输入海底岩洞。” 渡边解释道: “整个过程完全密闭,零蒸发损失。” 张鸿健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惊讶道: “这就是过去二十年建成的?” “是的,20年前特别立法,《国家石油储备特别法》。” 渡边掐灭烟头,解释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