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1月底,整个欧洲都已经进入到了冬天。 这个寒冬,注定是寒冷的。 虽然苏联表示可以向欧洲供应石油,但是,杯水车薪,该贵的仍然还是很贵的。 法兰克福中央商务区。 雪花像破碎的棉絮般坠落,将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片冰雪之中。 今年的天气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 因为官方要求所有的室内温度必须控制在18度以下。 这当然是为了节省供暖的燃料,毕竟在石油涨价的同时,煤炭的供应也变得紧张了起来。 往年的冬天在办公室里是可以只穿衬衣的,但是现在肖志勇却穿着厚实的呢绒正装。 毕竟现在的天气真的很冷啊。 他站在法拉第西德分公司大楼的落地窗前,哈出的白雾在玻璃上晕开一片朦胧。楼下的街道上,裹着厚呢子大衣的行人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在积雪中,偶尔有车辆驶过,也都是以最低速滑行——石油危机爆发后,连奔驰高管们都开始拼车上班了。 这就是现在的欧洲,整个欧洲都处于前所未有的石油危机之中。 社会也发生了严重的倒退,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了平日里好不起眼的石油的重要性。 虽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为……他们既没有油开车,同样也买不起汽油。 “简直像回到了马车时代。” 肖志勇的指节敲打着窗框,冰晶在玻璃另一面簌簌颤抖。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今天早上的《法兰克福汇报》,头版头条写着“阿拉伯国家宣布延长石油禁运”,配图是萨哈油田喷涌的黑色原油,与欧洲各国加油站前绝望的长队形成讽刺对比。 他们之所以宣布延长石油禁运是为了帮助他们的阿拉伯兄弟埃及在日内瓦的谈判中能够取得更多的主动权。 “石油是我们唯一的筹码,我们将会以其为武器让以色列人屈服。” 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让以色列屈服,而是为了用石油作为武器来绑架西方世界,让西方世界向以色列施加压力。 从而能够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好的条件。 石油这种黑色的能源现在被赋予了极其特别的政治意义。而西方世界虽然愤怒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经济因此陷入衰退,就连普通人最起码的出行都无法保证了。 一夜之间欧洲回到了19世纪。 舆论如此评价着。 “但历史从来不会真正倒退。” 这时克劳斯·穆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戴圆框眼镜的德国人,是法拉利公司西德分公司的市场总监。 他走进办公室之后,看着站在窗边的副经理说道: “我们上个月展出的法拉第汽车,续航已经突破400公里——足够从法兰克福开到慕尼黑。 他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现在才一个月,我们就已经收到了超过20万辆汽车的订单。” 肖志勇转身,看见克劳斯在说出这些的时候脸上却没有任何笑容。 “虽然我们卖掉了那么多汽车,或者说,我们即将卖掉20万辆汽车,而且未来可能会更多,但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一个现实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