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长安已经决定对他动手了,是吗?” 他之所以会这么问,是因为在过去的5年之中,王瑞贤一直在追踪这只鸽子。 最终,他掌握了对方的线索,然后找到了那只鸽子。 但是长安并没有对那只鸽子动手,现在,康德安的这番话让他意识到——长安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派我来不是评估局势的,。” 康德安推开车门,热浪再次扑面而来, “他们派我来抓那只鸟的。” 十几分钟后,在代表处的一间办公室内,王瑞贤指着图版上的照片说道: “范春隐,记者,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以记者身份为掩护,潜伏在美国及南越势力的中心,向北越传递了无数关键信息,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春隐奉北越情报部门之命,前往美国加州橘郡大学学习新闻学,他在求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了自己用美国人的方式思考,并从此正式开启了他传奇的间谍生涯。 毕业后,他回到越南西贡,起初他在路透社担任记者,不久之后,他进入《时代周刊》。由于英文流利、立场温和、为人诚恳,使得他迅速在西方记者圈中建立了声望,成为当时西贡最受西方信任的越南记者,甚至没有之一。” 在王瑞贤介绍着范春隐的情况时,康德安则翻看着他的资料,越看越是惊心。 由于他具有南越军官和记者的双重身份,加之此前在军队时建立的人脉关系,使他能接触到南越的高官、美军的将领,可以参加美军的新闻发布会,记录他们发布的战略简报,因而他掌握了大量机密。 范春隐一共向北越传递了数以百计的机密报告和文件,涵盖美国的战争计划、军事战略、政治变化。 虽然并不知道河内的高层在得到情报后,会多么兴奋,但是作为情报人员康德安却能够想象得到,那些人肯定会兴奋的宣称: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军总部! 这其中可能包括美国制订的“战略哈姆雷特计划”计划,该战略计划通过迁移农村人口至所谓的战略小村庄,以瓦解南越游击队的民众基础。但是,由于这一计划的泄露,让他们获得了时间去应对美国的计划,从而,该战略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也可能包括“斯塔利-泰勒计划”,这是美国制订的一份军事干预计划,当该计划完整地展现在北越领导人面前后,他们洞悉了美国干预越南事务的目的、手段和规模。从而令其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那么现在呢? 翻看着报纸的康德安说道: “他是不是又向北越传递了情报?” “是的,根据我们掌握的线索,范春隐已经获得所有南越控制城市的警察军队布防图,他必定会将其交给了北越,而,北越则有可能……不,他们肯定会根据这一情报策划新一轮的进攻,而这很有可能彻底扭转战争的局面。” 随后,王瑞贤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道: “而他最神奇之处在于:在他漫长的间谍生涯中,他从未被法国、美国或者南越怀疑。从来没有,所以……” 看着面前的这位新任站长,王瑞贤说道: “站长,如果我们想要抓鸟的话,肯定会引起各方的不满,毕竟,现在我所掌握的证据都不是直接证据,他非常小心,唯一的线索,就是他写给法国姑妈的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