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什么!?” 听到杜如晦的话,沉稳儒雅的裴寂,不由表情一变。 脸上不敢置信的神情难以掩饰:“你说刘树义有了收获,已经找到了突破口?这……” 这怎么可能? 从刘树义接下任务,到现在,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两个时辰吧? 这么短的时间,也就能来回一趟李建成的陵寝罢了! 刘树义怎么可能就有了收获? 要知道,他们这么多人,可是足足十二天,都没有一点线索,刘树义怎么可能两个时辰,就比他们十二天的努力还要厉害? 裴寂实在是难以相信。 而李世民,则看了眼面色大变的裴寂,又看了眼神情笃定的杜如晦,漆黑深邃的眸子,难得露出一抹异色。 “说说吧。”他开口道。 杜如晦没有耽搁,直接将刘树义的推理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综上一切,刘树义最终推断,息王尸首,根本就不是在暴雪当夜失踪的。” “他真正被盗走的时间,至少在一个月前,即我们改葬息王的正月十三之前!” “而这也是为何,我们数千人,耗费十二天都无法找到贼人,无法找到线索的原因,我们的出发点就错了,又怎么可能找得到线索?” 裴寂听着杜如晦的讲述,脸色忍不住变了又变。 他没想到,杜如晦说的竟是真的。 刘树义竟然真的有了突破! 怪不得,他亲自去调查,都没有找到一点线索。 原来,尸首竟然不是那一夜丢失的。 刘树义怎么连地动的事都那么清楚? 他的学识到底有多丰富? 裴寂忍不住在想,刘文静年轻时,与刘树义比,会比刘树义更优秀吗?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而这个答案,让他心里不由沉重了几分。 “陛下。” 杜如晦的声音继续响起:“裴司空担心刘树义会存有二心,不尽心尽力去调查。” “可事实已经证明,他在接下任务,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就做到了我们数千人十二天都没有做到的事,找到了此案的突破口,明确了调查方向……” “若这都不算尽心尽力,臣也想不到什么能叫尽心尽力了。” “而且陛下可能不知,刘树义在接下这个任务的时候,就曾向臣说过,他说他知道此案的难度,也知道若无法侦破此案,他就是大唐的罪人,可家国有危,身为大唐男儿,他又岂能避而不及?” “所以,他在接下此案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若失败,便丢官舍命的觉悟。” “若这都不能证明他对陛下的忠心,臣想不到,还有什么能证明了。” “至于裴司空担心他年轻,没有经验……” 杜如晦转过头,看向一旁脸色难看的裴寂:“这一点,我想已经不需要我再解释什么了。” 事实已经证明一切,刘树义两个时辰的收获,超过了他们十二天的收获,什么年轻,什么经验不足,在这铁一般的事实下,已经毫无说服力。 看着杜如晦那沉着淡然的样子,听着他那将自己所有的理由,尽数反驳的话,裴寂只觉得心口仿佛被巨石撞击一般,沉闷的厉害。 可是,却又无可奈何。 李世民看了一眼低头不语的裴寂,便已明白了一切。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李世民爽朗一笑:“刘树义当真是没让朕失望,原本朕还真的有些担心,但现在,把此案交给刘树义,朕从未有过的放心!” 这话便是彻底定性了。 此案只由刘树义一人负责,无需任何人多言。 裴寂自然不敢再反对,只得点头附和。 “陛下,刘树义让人将此事告知微臣,不仅是为了让微臣把好消息禀告陛下,更是为了让我们提高警惕。” 杜如晦看向李世民,声音低沉了下来:“毕竟,这代表贼人已经至少行动一个月了,而我们对此丝毫不知,也完全不知道……这至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究竟暗中做了多少事,又是否已经图谋完毕……” 在场几人,无论是李世民,还是裴寂,都是心思极其敏锐之人。 此刻听到杜如晦的话,根本不需要杜如晦再说什么,他们便已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裴寂面色一变。 李世民神色仍旧深邃,可那微微坐直的身体,也暴露了他心绪的变化。 他沉吟几许,直接道:“来人,立即让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程咬金、李孝恭及各部尚书进宫见朕……” 说着,他又看向杜如晦:“给刘树义传话,让他尽一切努力,以最快速度找出贼人,告诉他,只要他能破案,揪出贼人,查明贼人的意图,朕重重有赏!” ………… 工部。 此时的工部衙门内,窃窃私语声不断。 工部的官吏们,一边偷偷瞄向前庭的方向,一边忍不住道:“我没看错吧?那是棺椁吧?” “不用怀疑你的眼睛,那就是棺椁。” “谁这么大胆子,把棺椁弄到了工部?他想干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