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樾接过文件袋,手指触到里面的微缩胶卷。咖啡馆的留声机正播放着《喀秋莎》,欢快的旋律掩盖了他们的谈话声。 "有意思的是,"老王喝了口咖啡,杯沿留下淡淡的唇印,"毛熊卖给白象的都是简化版。米格-21没有雷达,T-55的火控系统也阉割过。" 陈樾挑了挑眉:"留了一手?" "准确地说,是留了好几手。"老王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莫斯科可不想真把白象武装得太好,毕竟...他们和我们还有漫长的边界线呢。" 2月10日,四九城外交部。 会议室里暖气开得很足,但气氛却冷得像冰。鹰酱驻华代办布朗和毛熊参赞彼得罗夫并排坐着,两人面前各放着一杯没动过的茶。 "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南亚局势的稳定。"布朗用带着南方口音的英语说道,手指不停地转动着那枚西点军校的毕业戒指,"希望各方能够保持克制。" 陈毅外长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布朗先生的意思是?" 彼得罗夫接过话茬:"我们认为,目前的实际控制线可以作为谈判基础。"他说着推过来一份文件,"这是莫斯科拟定的调解方案。" 陈樾作为技术顾问坐在后排,清楚地看到那份文件上画着的地图——几乎完全沿用了麦克马洪线的走向。他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一丘之貉"四个字。 "很有意思的方案。"陈毅笑了笑,把文件推到一边,"不过我想问问,二位凭什么认为我们会接受一个从未被承认的非法边界线?" 布朗的脸色变了变:"外长先生,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白象获得了...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眼窗外,那里正停着一辆崭新的伏尔加轿车——毛熊送给白象代表的礼物。 会议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挂钟的滴答声清晰可闻。陈毅慢慢站起身,走到窗前。窗外,几个工作人员正在清扫院子里的积雪。 "1950年,我们在棒子战场上见过更'现代化'的装备。"陈毅头也不回地说,声音平静得可怕,"结果呢?" 布朗和彼得罗夫的表情同时僵住了。陈樾注意到布朗的右手无意识地摸向了左臂——那里有一道不太明显的伤疤,据说是长津湖战役留下的冻伤。 "时代变了,外长先生。"布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现在白象拥有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