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种事倍功半的事情,赵大山感觉是越少越好。 村民们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杨书记也当过村民,自然懂得这些事情,想了想之后就明白了,点了点头。 “我懂你的意思,那就换点方法吧。” “总之咱们村子里想出新办法来创收。” “水生,你怎么看?” 赵水生想了想:“不如养点牲口好了。” “养猪养羊,我觉得都可以,村里地方也够大!” “最重要的是养牲口和交公粮没关系,能帮咱们村里提升不少收入。” 现在村里是有养猪的,也养了一些其他的牲口。 不过每家每户的规模都不大。 主要还是因为比较穷,很多时候都不够自己家吃的。 况且,上头还有派购的任务,比如一户会有一头猪。 到时候,要售卖一定量的生猪。 当然,因为乡下的情况比较混乱,而且这些牲口也很容易因为得了病而死亡,所以说这种事并不强制,而是鼓励性质的。 羊就更宽松了,他们这片区域不属于产羊毛区,所以对于养羊没有强制性要求,村里要是养了羊,基本可以自由处理。 这对村民们的生活,绝对有很大的改善。 另外,这几年困难时期,上头很明确的发了一个批文,鼓励农民发展副业,不仅如此,养猪积肥都能够折算成工分。 相比于种地,肯定是养牲口更加划算。 听了赵水生的说法,赵大山顿时点头:“水生说的办法行!这个好!” 杨书记也点了点头:“还是年轻人脑子活跃。” “只不过,买羊羔和买猪崽子,这有点麻烦,咱们要去附近的农场买一些,其他地方恐怕买不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