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圣丹斯电影节(1)-《纽约1995》
第(2/3)页
但是消息不知道怎么就传入同为索尼影业旗下的另一个团队,索尼经典的总裁迈克尔·巴克的耳朵里,这个红脸膛的犹太人主动找上了韦斯·安德森。
在迈克尔巴克的安排下,《邦妮和弗雷克》的主创团队,在一间小放映厅里和索尼经典的团队碰面了。
双方简单寒暄后,一切还是都要靠作品说话,拷贝插入放映机,灯光关闭,小放映厅里开始播映《邦妮和弗雷克》。
这也是白奎因和韦斯·安德森第一次观看完整的成片。
当邦妮中枪之后,《It's my life》的吉他前奏响起,激昂的乐曲中,喜欢用拳头说话,厌恶武器的弗雷克第一次握起了手枪,一匣子弹打完,干掉了两名劫匪,飞出手枪打掉了劫匪头目的武器,两人第三次碰撞在一起。
白奎因和兰迪的三场动作戏全都是用长镜头表现的,空中动作、抱摔动作和破坏桌椅墙壁的场景全都切为慢镜头,突显两人的刚猛和暴力。
作为动作指导,白奎因其实是不称职的,他只能指导兰迪的对手戏,欧文·威尔逊和另一个劫匪完全无法配合他的动作。
比如一段动作戏,白奎因只划出了起始位置和终点位置,解释中途需要打坏哪些道具,两人是谁先占上风,谁又在什么时候扳回一局,到最后又是什么状况。
给了这些信息之后,身为摔角手的兰迪会自己脑补出大致的情况,指出自己打算哪几个关键点使用哪些招式。
双方没有严格的你先左拳我右臂挡,你踢右脚我退后这样编排,打起来大部分是依靠临场发挥,使得整个过程看起来不像是拍戏,反而更像实战。
但恰恰是这种实战动作,让两人的动作戏看起来更加真实,任何一人作出动作,另一人能非常迅速地作出反应,或是格挡,或是作出受击反应,使得那一击看起来力量十足。
其实这里还要归功于师徒俩多年的摔角练习,熟悉对方的套路和习惯,更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信任形成的默契。
看到这里,索尼经典的总裁迈克尔巴克心里已经对这部影片有了大体的评估。
这部《邦妮和弗雷克》与韦斯安德森的前一部电影《瓶装火箭》的风格完全不同,没了作者电影常见的矫情和个性化,更简单,更直接,更商业化,是一部合格的小成本商业片。
卖点有两个,俊男靓女的组合,和凌厉的动作戏。
大概是限于成本预算,动作戏的比重还不够,不得不用几个不太好笑的喜剧桥段去撑起整部片子的时长。
影片真正的精华全在那三段一共十来分钟左右的动作场景,至少在迈克尔巴克的印象中,好莱坞从没有一部动作片使用了这种写实派长镜头搭配局部慢镜头的拍摄手法,韦斯安德森创造了一个新流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