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难道不是我们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人的理想体现吗?” 最后,他看向李向东和王唯山,语气深沉:“同志们,盐碱地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在这场人与自然的战争中,我们多团结一份力量,多调动一份积极性,胜利的把握就大一分。 只要枪杆子和印把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大政方针由我们党制定,我们难道还怕这些人在工地上多流几滴汗,多挖几方土吗? 管控使用,劳动改造,贡献脱敏,这十二个字,不是退缩,而是进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旧阶级、旧思想发起的另一条战线的进攻。” 陈朝阳的回应,没有在“是否斗争”上纠缠,而是在“如何更有效地斗争”上立论,将球踢回给了质疑者。 这番将“劳动改造”定义为“另一条战线进攻”的论述,激起的涟漪在每一位与会者心中久久回荡。 会议室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空气中弥漫着思考、权衡,以及观点碰撞后的硝烟味。 李向东面色依然凝重,但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他不再发言,只是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显然在内心深处反复咀嚼着陈朝阳的话。 王唯山则微微颔首,似乎对陈朝阳关于“区分矛盾性质”和“重在教育改造”的提法有所认同,但眼神中仍保留着一丝审慎。 就在这时,一直端坐主位、沉默倾听的周明光轻轻咳嗽了一声。 这声并不响亮的咳嗽,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周明光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陈朝阳身上。 “同志们,”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定纷止争的力量,“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 他首先定下了基调:“朝阳同志全面汇报了苏北治碱一期工程的巨大成绩,让我们看到了百万军民战天斗地的壮阔场面, 也看到了科学规划与群众智慧相结合产生的强大力量,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接着,他话锋转向争议点:“唯山同志、向东同志提出的问题,非常严肃,也非常必要。 这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忘记我们的事业是在复杂斗争中前进的,阶级观点这个根本政治立场,一刻也不能模糊。” 他先是肯定了质疑的正当性,随即,他的语调微微扬起,带着引导:“但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苏北治碱这样关乎百万民生、关乎国家建设的宏大工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