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王闰之还一礼到地,对莫子布感慨的说道:“虽然在下将要去往叻武里,但还是要感谢龙头的再造之恩。 洛坤王氏虽然人走了,但永远记得龙头的恩典,这昆仑山堂执扇一职,只要龙头不嫌弃,闰之愿意继续当下去,直至传给子孙。 日后只要龙头有任何差遣,命人到叻武里知会一声,王家绝不推辞。” “闰之兄,你我能同行一路也算是缘分,日后就一起辅佐郑王,把这暹罗乃至南洋,建成我们华人的太平天国吧,这也是本龙头一直以来的愿望。” 莫子布不禁有些感慨,就说王闰之这样的人,挪到北京做个部堂大臣绝对合格,这情商,这眼力劲绝了。 。。。。 莫子布只在洛坤呆了五天就离开了,王闰之则留下没有走,因为叻武里现在还被缅军占着呢。 王闰之得等到郑信收复叻武里之后,才能前去上任。 因此莫子布就干脆让王闰之继续管理洛坤。 两天后,莫子布一登上北大年的土地,就看见李献文那张幽怨的苦瓜脸。 莫子布哈哈大笑:“二哥,你这是怎么了,北大年之王当的不开心吗?” “龙头,下次能不能换个人坐镇,我在这北大年听到你们在暹罗大杀四方,难受的心里像是一百只猫在抓一样。”李献文没说谎,这就是他的真正感受。 可怜他老李家从来就是四处闯荡、征战不休的个性,这安顿下来治理地方,真是要多不习惯,就有多不习惯。 “哈哈哈,没问题,刘知三你可要多多学习啊,以后咱们这边坐镇留守的,就得靠你们了。” 莫子布这次把会安明乡人刘家的刘知三,留在了北大年给李献文做副手。 用意也是培养他治理一方的本事,现在莫子布这个小团体中,这样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 “二哥,安排信使,通知宋卡吴让、高头廊庄春德、吉打叶丰昌、陶公叶宪阳,让他们都到北大年来。” 莫子布大声说道,这些人加上北大年魏家的魏大款,就是莫子布下边所有的地方实力派了。 而看着莫子布终于有了自己的势力,李献文也大为高兴,他高声喊道: “没错,是得让这些人来北大年,来参拜下他们的披耶!” “魏长乐,你亲自去会安,请罗阿爷和我大哥魏日坤到北大年来。告诉我大哥,这北大年以后就是魏家的了,让他来坐镇。 再禀告罗阿爷,日后会安若有不谐,这北大年就是所有明乡人的退路。” 听到莫子布这么吩咐,魏长乐也极为高兴。 “王无楚你亲自去哥打巴鲁,告诉吉兰丹苏丹,让他五日内到北大年来,不然老子要他好看!” 吉兰丹苏丹国按法理,并不是一个独立苏丹国,他们臣服暹罗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 现在莫子布成了暹罗南边国土的披耶安戴,自然要把吉兰丹国收回来。 吉兰丹苏丹要是识趣,莫子布还可以允许他做一个有名无实的苏丹,要是不识趣,他就等着去尖竹汶蹲大狱吧! 莫子布其实还挺希望他不识趣的,那样借口都不用找了,简单省事。 。。。。 魏日坤来的非常快,甚至比吉打的叶丰昌来的还快,甫一下船,老魏头眼泪都下来了。 太他妈不容易了,想当初他这五十多岁的老头被莫子布和李献文架着来当大哥,然后又被莫子布顶起来用他制衡李献文。 魏日坤怕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