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谁对我好,谁能让我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人。 陈母也是一样,在她心里,王爷就是天大的好人。 李长安没来之前,她家住的破破烂烂,自己和老伴也没有了劳作能力,只能靠着二儿子一个人种那点地,帮别人家做些苦力活,才能勉强养活一家人。 那时候一天两顿,都没办法做到。 大部分是陈少安和秀莲两个能干活的,吃的比较稠,他们两个老人,吃一些米汤,能保证活下去就好了。 经常饿的发晕,走路都没力气,晚上睡觉的时候,肚子里像是有火在烧。 后来秀莲有了身孕,陈少安做事就更加卖力了。 但是他的辛苦,没有改善家里的条件,反而日子过得更艰难。 在孙儿出生的时候,陈母就想着死了算了,省的拖累了老二一家。 就在这个时候,她看到了王府招人的消息。 别人都说这是骗人的,陈母却是觉得,自己已经快死的人了,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于是她就走进了工地,做起了洗碗的活。 就是从那天开始,她的日子就不一样了。 进了工地干活以后,她家从破旧的茅草屋,变成了青砖绿瓦的大房子,身上单薄的衣服,也变成了厚厚的工作服。 整个村里,就她家过得最红火。 别人路过,都要夸上两句。 说以前的地主老财,也没有过这么好的日子。 家里的生活,也从一日两餐稀饭,变成了一天三顿干饭,偶尔还能混上点油荤。 自家孙儿想吃肉了,她也能买上一些。 一家人过的日子,那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前些日子官府还来了人,给小宝做了登记,说等自家孙儿长大以后,就会安排去学堂免费上学。 以后自家孙儿,就是一个读书人了。 所以她对于陈少安参军的事情,并不反对。 自己家里,得了王爷这么大的恩惠,跟着王爷去拼命,也是应该的。 认出李长安的时候,陈母的神情激动了起来,自家儿子跟着王爷出征,现在王爷回来了,自家儿子也估计快回来了。 不管怎么样,自己儿子是去当兵,是跟着王爷去战场。 那是九死一生的地方,做娘的她,哪里有不担心的道理。 陈母想上前去问,但是她不懂的礼数,也不懂的什么规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