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 19 章-《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第(2/3)页

    市场里有卖鲜鱼的,水渠引来汴河的水,木桶里养着几尾大活鱼,四周腥味扑鼻。阮晓露不禁怀念起梁山水寨那个卖鱼摊子。

    正看鱼呢,哗啦一声,一双油靴踏来,溅了她一脸水。

    一个捕快押着个犯人,趾高气扬地当街而过:“看什么?看什么?躲开躲开!”

    这臭德性,放梁山早挨揍了。但是在太平地界就属于家常便饭。大家敢怒不敢言,湿着身子让出一条道。

    阮晓露抹一把脸,却觉得这捕快自己好像认识。

    尤其是一双招风耳,格外面熟。

    这不就是那个前来缉捕自己和老娘,结果反被阮氏三雄臭揍一顿的济州府巡检何涛嘛!

    冤家路窄。何涛一扭头,看到了买鱼的姑娘。

    他吓了一跳,揪着犯人的手不由得松了两分。

    “哎,哎,哎,你……你,哎,来人……”

    阮晓露藏不起自己这张脸,也只能大大方方地一笑,走两步转向僻静处。

    “何观察,别来无恙啊。哎唷,脸上怎么回事?”

    好好一个公务员,额角居然刺了几个小字,“迭配…州”。

    看来是上次缉盗不利,被上级警告了:再失手,就把你给发配走。

    一千年前还不讲什么人权,脸上刺字的比比皆是。

    而何涛看着面前这个人,心里已经开始创伤应激,想起了被三阮当沙包揍、不堪回首的那一夜。

    他平白腿肚子转筋,不由得伸手摸耳朵。

    这双珍贵的招风耳,差点就被阮小七给割了。那凉飕飕的刀锋犹在耳边嗡嗡响。

    “你、”他外强中干地嚎一句,“你是贼党……”

    阮晓露大惑不解:“何观察,我替你保了一双耳朵哎,你就这么对待恩人?”

    她故意声音大了点,引得附近几个喝酒的公人扭头看。

    何涛一下子萎了,连连作揖:“姑奶奶,小声!”

    要是让人知道他不仅打了败仗,差点连耳朵也留在梁山,上头非得把这对耳朵也给刺上字不可。

    何涛可不敢再找这姑娘的麻烦了。虽说她不是什么娇弱大小姐,但离公众眼里的“梁山土匪”形象,不能说是略有差距,至少也是天壤之别。再说,上次从梁山泊铩羽而归,他已经清清楚楚地向上头汇报过,阮家除了那三个煞星,其余都死了,没人了。

    要是把她当土匪给解送州府,一没人证二没物证,府尹对他印象已经跌到谷底,再判他个“杀良冒功”,他脸上的字又得多刺几行。

    这姑娘身边居然还站着个老头,瓮声瓮气地问:“这是谁啊?”

    何涛看这老头,虽然略有颓态,但一看就是练家子,说不定就是梁山老大。

    要是他再敢造次,焉知旁边不会再杀出几个梁山贼党,把他鼻子眼睛再给废了?

    何涛被梁山按地摩擦了一回,当初建功立业的鸡血早就漏光了,满脑子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回老丈,这位阮姑娘是小人的再造恩人,小人只是……打个招呼,嘿嘿,呵呵。”

    张教头有点惊讶。

    要知道,所谓混江湖的,都讲究“有恩必报、有债必偿”。如果平时施恩于人,那关键时刻自有人为你两肋插刀,因为谁都不愿欠着人情债;而如果平时总是给别人找麻烦、或是到处树敌,那不管他大刀耍得多漂亮,也永远成不了一号人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