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第 56 章-《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第(2/3)页

    那店主人愁得眉毛都快掉了,双腿直哆嗦,一个劲摆手:“这位壮士你要讲道理,小店已经被这些客人包下了,已经收了钱……”

    咚!李逵一拳挥过,店主人牙齿掉了两颗,捂着脸蹲下去。

    宋江追在后头劝慰:“铁牛,不得伤人……”

    李逵怒道:“叵耐这厮无礼,欺负俺们人少!哪个不长眼的今天包场,我来揍他!”

    说着瞪晁盖:“是你吗?”

    晁盖脸都黑了,想招呼一下宋江,被李逵铁塔似的身躯挡着,硬是瞧不见人。

    “这个,这位铁牛大哥,”晁盖硬着头皮跟他攀交情,“你先让开,我是宋公明的朋友,我来带他……”

    “直娘贼!”李逵怒吼,“你跟宋大哥抢座位,就是要他难堪!你要宋大哥难堪,就是要害他!你要害宋大哥,就是跟俺铁牛过不去!我告诉你,有俺铁牛在,你们休想碰宋大哥一根毫毛!”

    古旧的琵琶亭被震的簌簌发抖,一排灰尘从屋顶上落下来,几只蝙蝠惊慌飞走。

    晁盖见那李逵要来真格的,赶紧后退:“没有,没有,没人要害你宋大哥。”

    宋江在后头有气无力:“铁牛,不得无礼……铁牛,快收了兵器……”

    李逵哪里听,拔出板斧,砍翻两个凳子:“滚!都给我滚!不然俺铁牛板斧不认人!”

    跟这憨货简直讲不通道理。鲁智深在后头已经气得快冒烟了。晁盖做个手势,让几位同伴不要冲动。

    “咱们先撤。别惹他发作。”

    要是真惹得李逵动手,这琵琶亭里的服务人员全都得倒霉。掉两颗牙算轻的,以李逵的杀伤力,出人命都很有可能。

    晁盖事前多次强调,不可无辜。可这黑爷爷不按常理出牌,很显然,一旦惹恼了他,方圆一里地的“无辜”都得倒霉。

    孙二娘也不愿惹这个神经病,直扯武松衣袖:“咱不跟他一般见识。去那边等一会儿,等宋公明把他给甩掉。”

    阮晓露一步步躲到亭子外头,一回头,吓一跳:“道长。”

    原来公孙胜也早就先人一步,撤了,还找了块临江的大石头,占了几个座位。

    “暂避锋芒,暂避锋芒。”

    不一会儿,晁盖等人也垂头丧气地过来,“暂避锋芒”来了。

    晁盖让鲁智深、武松分别把守亭子两端,以防有更多官兵跟过来。但等了半天,四周始终没出现可疑的人。

    宋江够自信,只带个李逵,就让救人小队再次无计可施。

    琵琶亭上传来粗豪的喊声。

    “酒换个大碗来筛,不耐烦小盏价吃!”

    “凭啥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我就要牛肉!”

    “宋大哥,你不吃这鱼,俺铁牛替你吃了!”

    ……

    叮叮咣咣,觥筹交错,阮晓露生无可恋,看着江边一串渔船出神。

    她昨天花二十两银子定的包场,让店主人准备的好酒、好肉、好鲜鱼,全便宜宋江李逵了。

    晁盖安慰她:“不气不气,咱就在这儿等。你听,那李逵已经喝了十几碗酒了,马上就醉。到时候……”

    他无力地挥挥手,心中突然跳出一个想法:宋兄弟今天非得带着李逵吗?李逵对他那么言听计从,真的就赶不走吗?

    老大哥以己度人,凡是认准了的目标,排除万难也要去实现。

    怎么忽然却产生如此讨厌的念头,觉得宋江兄弟为了逃出牢笼,并没有付出十足十的努力呢?

    难道是,太依赖自己这个大哥、太信任来营救他的兄弟?

    还是坐牢坐糊涂了?以为天下之事唯有顺从命运,反抗没有意义?

    晁盖想,可惜军师不在身边,否则请出吴学究寸不烂之舌,好歹把宋兄弟敲清醒点。

    ……

    他忽然一皱眉头。只见身边踱来一个汉子。他面白唇红,穿着满身绫罗绸缎,衣服上不知熏了什么香,贵气熏人,也不客套,一屁股坐在他左边。

    这距离有点过于亲密了。晁盖往旁边挪了挪。

    又来了个同样满身绫罗的大汉,好像没长眼,坐在了他右边。

    晁盖就要发作:“你……”

    两个大汉同时转头看他,咧出两个笑,露出四条大花臂。

    阮晓露认得其中一个,就是昨天去找李俊喝酒的没遮拦穆弘,花臂大土豪。

    另一个花臂大土豪,想必就是穆弘的弟弟,小遮拦穆春。

    两兄弟一块儿,是揭阳霸里的一霸。

    好么,揭阳霸也开始行动了,真热闹。

    她站起来,转到穆弘对面,悄悄朝他使眼色。

    意思是,宋江带了李逵来,今儿我们的行动估计得失败。你们不用来碍事啦。

    她忘了一件事。穆弘不知道她的真实阵营。

    穆弘看到有个姑娘在眼前晃,眯眼打量了一会儿,才记起来,好像是昨天在李俊那见到的“茶娘子”。

    不耐烦地朝她挥挥手,那意思是,你欠的盐款我都替你还了,别来烦老子。

    当着晁盖等人的面,阮晓露也不好跟他解释,只能心事重重地坐到不远处。

    过了一会儿,两个闲汉踱过来,朝穆弘穆春兄弟挤眉弄眼,坐在了晁盖对面。

    又过一阵,来了两个庄稼汉,扛着一双锄头,坐到了晁盖后头。

    ……

    晁盖再迟钝,这时候也醒过味儿来了。自己身边不知不觉围了几十个人,把己方六个人严严实实地隔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