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北水澄别说来了。 甚至连电话都没打过来几个。 那可是足足两年啊。 签售会从来不参加。 讨论基本在电话中。 除了小岛千代这个责编曾经因为合约的事情上门拜访过北水澄这个作者两次。 他们谈讲社全体文学编辑没有一个见过对方的相貌。 只能从小岛千代的描述中得知北水澄是个女性作者。 “咳,谷口编辑,好歹北水老师在我们出版社也是有过两回出版经验的老作家了,用‘怪癖’去形容果然还是有些不妥当吧?” 小岛千代咳嗽一声,有些不太好意思了。 北水澄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最清楚的,只不过最基本的维护话语还是要说上两句的。 “嗯这倒是事实,北水老师的作品确实卖得相当不错。” 对于小岛千代这句话,谷口编辑难得没有反驳。 北水澄曾经写出过两本销量不错的文学,算得上是他们出版社的骨干作者了。 只不过这两部作品的内容. 一本是带了些许青春伤痛文学的《我,是我》。 讲述了一个社交障碍症患者自幼成长,被许许多多人嫌弃,最终年老的时候沦落成流浪汉的凄惨故事。 故事最后,女主人公蜷缩于寒冬下的桥梁,仰望着白雪落下,想着明天应该会变得更好,结果在第二天却被人在桥洞下发现了她已经冻僵的尸体。 另一本同样也是讲述社交障碍患者的《隧道》。 讲述女主角一直想要克服社交障碍症,加入了演艺部,努力练习,学习,想要穿越自己无法克服的,那条漆黑的‘隧道’。 这乍看过去似乎是一部还算正常的正能量文学——当初只要是看了北水澄这本书的编辑基本上都是这么想的。 然而最终女主角还是失败了。 她停在了漆黑幽暗的隧道前,彻底失去了前进的力气。 这两本简直可以说是把‘负能量’‘颓丧’‘沮丧’‘失败’等字眼发挥到了极点。 属于特别哀痛的那种悲剧。 可关键是这两本还卖得很好。 成绩相当不错。 似乎是其中关于社交障碍症状的真实描写打动了不少同样社交障碍者的内心。 致使现在编辑部里都流传着北水澄是不是真是社交障碍症患者的谣言。 而这次沉寂了一年之久的北水澄更是拿出了这部名叫《她与他》的作品 老实说—— “以我个人来看,这部《她与他》是完全有资格出版的。” 谷口编辑给出了评价“真没想到,一年没有动静的北水老师居然还能拿出这么出色的作品。” “是吧?” 眼看着同僚满脸感叹,旁边的小岛千代也不免有些自豪——没有任何一个编辑不喜欢听其他编辑说自己负责的作者好话的。 “只不过——” 谷口编辑话锋一转,皱起了眉毛,有些担心。 “北水老师这部《她与他》里面关于姑妈和侄子之间的生活细节未免也太细致了嘶.老实讲,真没问题吗?” “哎?这不会吧?” “如果只是一般作者的话,那当然不会,但小岛编辑,那可是北水老师,这写得也太详细了.我确实有些担心啊。” 谷口编辑皱起了眉毛。 “.”小岛千代张了张嘴。 她有些想要反驳谷口编辑的话语,觉得对方这是在大惊小怪。 可话到了嘴边却又停下来了。 因为作为唯一见过北水澄这个作者的编辑。 小岛千代无疑是最了解对方的。 北水澄是笔名,对方的原名叫做北澄有波。 正如同编辑部的编辑们所说的那样——真的有些不太正常。 当初第一次与对方见面的时候。 明明在手机上面说好到地方了就给自己开门。 结果对方临了却又反悔了。 说什么都不愿意给自己打开家门。 搞得她大夏天足足在门外晒了大半个小时。 好不容易软磨硬泡进了房间。 却被对方那形若女鬼,苍白的脸色吓了一大跳。 洽谈过程更是灾难。 她在那边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 但北澄有波却被她吓得浑身一抖,直接躲进了房间里。 小岛千代等了好一会儿。 没等到北澄有波出来。 反倒是等来了几个巡警——说这里有人报警非法入侵。 伴随着咔擦一声,看着手腕上面的‘银手镯’,小岛千代整个人当时都懵了。 不是——? 我过来只是想和你谈一谈签约的事情。 结果你这是想把我往监狱里面送? 小岛千代满脸懵逼。 好在后面在她的不懈努力下。 她应付走了巡警,并且拿到了北澄有波签下的出版合约。 而有了这次经历后。 小岛千代才稍微与北澄有波亲密起来,时不时也能够登门拜访了。 但亲密归亲密 ‘北水老师应该不会是那种喜欢正太、少年那种人吧.?’ 看着手中的《她与他》。 就算是小岛千代,这会儿也不得不怀疑了。 因为北澄有波这本书的细节确实太满了。 不光是洗澡、洗衣、拖地、扫地这些生活细节。 就连侄子室说话时的表情,甚至连小动作都描写得特别传神仿佛他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