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确实。”李毅飞表示赞同,接着又问,“那像隆盛矿业这样的企业与地方的矛盾纠纷,算不算影响安全感的因素? 这类问题的最终解决率大概有多少?” 王卓的表情稍稍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自然:“这类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经济利益,彻底解决需要时间。 我们主要是做好稳控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一问一答间,李毅飞看似随意的几个问题,都点在了要害上。 王卓的回答则总是恰到好处地绕开具体矛盾和深层问题,将话题引向常规工作。 李毅飞没有追问,只是默默记下了那些被回避的关键点。 汇报结束后,李毅飞提出到各科室走走,与大家见个面。王卓自然陪同。 政法委占用了六楼大半层楼,各科室门牌醒目。 王卓领着李毅飞逐一走访,介绍各科室职能和人员。 工作人员们纷纷起身问候,态度恭敬中带着好奇和谨慎。 在研究室,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科长正在校对材料; 在综治办,几个年轻干部在电脑前忙碌; 在执法监督室,负责人不在,只有一个年轻科员在整理文件…李毅飞与每个人握手,简单问候,目光敏锐地扫过每个人的办公桌和表情。 在路过分管信访工作的科室时,李毅飞注意到角落办公桌前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正在认真翻阅一卷档案,眉头微蹙。 与其他人的热情相比,他显得有些疏离。李毅飞特意走过去与他握手。 “这位是信访办的杨志刚同志。”王卓介绍道。 “杨科长辛苦了。”李毅飞握着他的手,感觉对方手掌有些粗糙,“信访工作不容易,是倾听民声的重要窗口。” 杨志刚似乎没想到书记会专门过来,愣了一下才说:“李书记好,分内工作。”语气平淡,眼神却快速打量了一下李毅飞。 李毅飞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继续向前走去。 但他记住了这个名字和那双带着审视却又有些不同色彩的眼睛。 走访结束回到办公室,王卓又说了一些面上的客套话,便告辞去处理“积压的文件”了。 李毅飞独自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翻看着周建斌送来的那些材料。 大多是总结报告、学习计划、会议纪要,内容泛泛而谈,真正涉及核心问题和具体案例的少之又少。 李毅飞放下材料,走到窗边。楼下街道车流如织,远处矿区的轮廓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显得有些压抑。 这座城市的表面之下,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纠葛? 那个隆盛矿业,为何频频引发事端? 王卓的回避,是惯例性的官僚作风,还是有意隐瞒? 那个信访办的杨志刚,又为何显得与众不同? 傍晚六点,市委安排的接风宴继续在铁城国际酒店举行。 宴会厅气氛热烈,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和相关副市长基本到齐。姚达天坐在主位,谈笑风生。 “来,让我们共同举杯,欢迎毅飞书记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姚达天起身举杯,众人纷纷响应。 李毅飞起身答谢:“感谢姚书记,感谢各位同志。 我从今天起就是阴铁人了,一定尽快熟悉情况,向大家学习,努力工作。” 酒过三巡,气氛活跃起来。 常务副市长钱家园端着酒杯来到李毅飞身边,满面红光:“李书记,年轻有为啊! 以后政法系统这块你多费心,有什么需要政府这边配合的,尽管开口!” “谢谢钱市长,一定少不了麻烦您。”李毅飞与他碰杯。 钱民生压低声音,看似推心置腹地说:“阴铁这地方吧,情况特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