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市里一定全力配合,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我们随时汇报。” 张司长微微一笑,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后靠,显得更加放松:“主要还是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地方在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的创新实践。 比如,我听说你们市里前段时间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就做得不错,反应迅速,措施得力,避免了重大损失。 这说明阴铁市的领导班子是有战斗力、有担当的。” 他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补充道:“当然,成绩是过去的,关键还要看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干部队伍的活力。 部里对有能力、有潜力的干部,一直是关注和重点培养的。” 这话如同羽毛,轻轻搔在姚达天的心尖上。 他感觉对方似乎意有所指,心中那团希望之火燃烧得更旺了。 他连忙表态:“请张司长和部里领导放心,我们阴铁市的班子是团结的,干部队伍是想干事、能干事的! 我个人也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带领全市上下,争取更大的成绩!” “好,好啊。”张司长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掠过姚达天,似乎对他的表态颇为赞许。 他话锋又一转,语气变得稍微低沉了些:“不过,姚书记,有些话,在这里我可以跟你稍微透一点。 现在上面的用人导向,越来越注重综合能力和全局视野。 有时候,光会埋头拉车还不够,也要懂得抬头看路,更要善于争取资源、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 这里面,很多工作,需要主动去做啊。” 姚达天听得心领神会,连连点头:“是是是,张司长指点的是! 我们基层同志,有时候就是视野不够开阔,需要领导多点拨。” 接下来的谈话,气氛更加融洽。 张司长偶尔会提及部里某位主要领导最近的某个讲话精神,或者某个尚未完全公开的政策动向,都说得有鼻子有眼,让姚达天更加深信不疑。 王秘书则在一旁适时地补充一些细节,或者接听一两个听起来像是汇报工作的电话,语气恭敬地应对着“是,领导,我明白,已经安排好了”,更增添了其身份的真实性。 谈话接近尾声时,张司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王秘书示意了一下。 王秘书立刻从那个看似普通的黑色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装帧精美的画册。 “这次来得匆忙,也没带什么像样的见面礼。”张司长将画册推到姚达天面前,“这是部里最近组织编纂的《新时代干部能力建设丛书》的样书,里面有些观点还不错,姚书记可以看看,或许对工作有点启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