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逼张昭表态(三更)-《三国第一狠人》
            
            
            
                
    第(1/3)页
    诸葛亮神色自信,缓缓道:“之所以说当务之急是迁都,原因有三点。”
    “第一,舒县的防御不足。”
    “舒县地处长江以北,连最基本的长江防线都没有,周边只有些小河流。这些小河,无法阻断大规模的战事,也无法阻断大军的进攻。”
    “毫不客气的说,长江南方的任何一座城池,都比舒县更合适。只要是在长江以南,至少具备了长江天险的,足以阻断一切。”
    “之所以定在舒县,是因为吴王一开始立足舒县,才使得舒县很关键。”
    “实际上,这地方不合适,”
    诸葛亮眼神粲然,高声道:“前秦立足关中,定都咸阳,有崤函之固。西汉定都长安,有潼关、散关、萧关和武关四大关隘。”
    “到本朝定都洛阳,也有武关和虎牢之险。”
    “所以在下认为,帝都的选择,首先必须足够的安全,帝都定在北方,要有关隘保护。”
    “舒县什么都没有。”
    诸葛亮举止投足,自信从容。
    他为此准备了很久,而且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他也查过很多的资料,他早已经成竹在胸。
    没有足够的准备,他不可能提出迁都的建议。
    陆玄看诸葛亮的眼神,毫不掩饰的露出欣赏神色,迁都很关键。对陆玄来说,防御是其次,因为他的实力,还没有人能打到他的腹地舒县来。
    可是,定都还有更多的原因。
    陆玄期待道:“第二个原因呢?”
    张昭、郑玄等人,又看向诸葛亮,眼神更是严肃。迁都策论的每一点,都不能出错。而且诸葛亮大庭广众下的言论,一旦出了任何的纰漏,消息传出去,必然遭到群起而攻之。
    原本迁都,就会牵扯到无数人的利益。所以第一个提出迁都的人,会遭到各个方面的攻讦。
    这不能出半点错误。
    诸葛亮继续说道:“回禀吴王,第二是物资的消耗。我遍查史书,发现不论是咸阳,亦或是洛阳和长安,随着王朝的发展,城池在扩张,周边可用的土地在减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