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鲁肃调动-《三国第一狠人》
            
            
            
                
    第(2/3)页
    蒯良说道:“国内的人才比较多的,补充并不难。”
    张昭问道:“蒯相可有人选?”
    蒯良回答道:“张相认为谁更合适呢?”
    他把问题抛了回去,张昭是内阁之首,很多时候,蒯良尊重张昭的意见。
    张昭思考一会儿,开口道:“依照老夫看,目前有两个人选。”
    蒯良说道:“愿闻其详。”
    张昭说道:“第一,会稽太守顾桐,他当年就追随陛下。先担任芜湖县令,后转任会稽太守,政绩斐然。而且,顾桐担任太守已经八年左右,有足够的资历。”
    “第二,是选择东海太守诸葛瑾。他是陛下身边的主记出身,能力出众,在东海郡期间,政绩斐然,使得东海郡繁华富庶,有能力也有资历。”
    “这两人都合适。”
    “蒯相认为,哪个人最合适呢?”
    张昭没有敲定,他看向蒯良,说道:“蒯相认为谁最合适?”
    蒯良心中权衡着。
    顾桐是顾家的人,虽然不是顾雍的嫡系亲人,却是一家人出身,都是顾家子弟。另外,顾雍本身是顾家的族长,是有着最大话语权的。
    安排顾桐任职,等于卖顾雍一个好。
    诸葛瑾则是诸葛亮的大哥。
    诸葛家有诸葛玄在朝中担任礼部尚书,诸葛蓉又是陆玄的妃子,再加上诸葛亮是西州刺史。如今诸葛亮要迎娶顾家的女子,这层关系网下来,影响力已经非常大。
    进一步提拔诸葛亮,诸葛家内外都有人,也不好控制了。
    容易尾大不掉。
    只是,蒯良思考后,认为张昭提及诸葛瑾,一方面是两人关系不错,毕竟诸葛瑾是从张昭身边出来的人。另一方面,诸葛瑾也等于是未来太子的班底。
    这是投资太子。
    蒯良权衡后,转眼下了决定,目前来说太子的权重更重要。
    顾雍可以暂时不管。
    蒯良下了决定,却一副无奈模样,说道:“不论是顾桐,亦或是诸葛瑾,都是合适的人选。这一点上,张相是吏部尚书出身,对下面的官员更了解,张相认为谁合适呢?”
    张昭微笑道:“老夫想听听你的意见。”
    蒯良说道:“诸葛瑾更合适。”
    他见张昭始终不开口,直接给了答案。诸葛瑾可以算作太子一系的人,毕竟诸葛亮是太子的师兄,诸葛家和太子关系不浅。
    另外,诸葛瑾也算徐州系出身。
    徐州曾经是蒯良的大本营,提拔诸葛瑾,虽然也符合张昭的利益,同样也符合蒯良的利益。
    张昭微笑道:“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黄射的九江太守接任人选,从朝中安排一个人去就行,依我看去年调入朝廷吏部的郎中李严就不错。”
    “李严这个人,先在阎象治下的荆州做事,被安排担任襄阳县令。他调入吏部担任郎中,做事很有章法。”
    “黄射卸任,李严能胜任九江太守。”
    “陆荣和薛综的调动,就不用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