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蓝玉案下-《淮右布衣朱元璋》
第(2/3)页
“我亲家靖宁侯做到侯的位子,如今把他废了。前日说教做太师,今番又着别人做了。我想上位容不得人,公侯每废了几个,久后都是难保全的。你众人征南征北许多年,熬得个千百户、总小旗做,没一日安闲快活,你肯随肴我一心时,早晚来我跟前听候。”
兴武卫指挥佥事董翰的供状云:
“有本官(指蓝玉)对说:‘我亲家靖宁侯征南征北,受多少苦,熬得做个公侯地位,也把他做胡党全家废了,我自征进回来,见上位好生疑我,料想他必是招出我来。不如我如今趁早先下手做一场,免致后患。我已与库军等卫头日商量定了,未知你众官人心下如何?”
东莞伯何荣之弟何宏的供状载蓝玉对詹级说:
“詹尚宝,你老子同我做东宫官,我说与你,你见本朝文官那一个有始终?便是老太师、我亲家靖宁侯也罢了。如今上位病缠在身,殿下年纪又小,天下军马都是我总着。”
按《逆臣录》中供状所述,蓝玉造反之原因除《明史》等所列两点外还有:
(1)蓝玉当时身为总兵,掌天下之兵权,有造反之实力;
(2)当时太祖已身患重病,《逆臣录》中好些人的供词均提到太祖“病缠身”,太子刚去世不久,太孙允炆年纪尚小,这些都为蓝玉谋反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3)蓝玉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战之士,“征南征北”的,许多府军诸卫的头目积极参与蓝玉谋反的活动;
(4)靖宁侯叶升是蓝玉的姻亲,他被太祖所杀,使蓝玉也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感觉,这大概是促成蓝玉谋反的最有利的证据。
以上四点原因是很充分的,看来蓝玉的确是有谋反的可能性的,不过可能性归可能性,历史上蓝玉到底有没有谋反这一事实呢?
吕景琳先生在《蓝玉党案考》一文中论述了这一问题。
吕先生从五个方面进行剖析:第一,蓝玉并未招供;第二,谋反时间的众说纷纭;第三,胡编乱造的胡惟庸、李善长故事;第四,凉国公府的门庭若市;第五,具体谋反日期露出了马脚。
最后,吕先生得出结论:蓝玉根本就没有谋反。
可见,将蓝玉的罪名定为谋反本质就是牵强附会,但蓝玉谋反的动机还是很充分的。
之所以谋反的动机没有转变谋反的事实是由于朱元璋的老谋深算。面对霸王龙级别的朱元璋,老虎一般的蓝玉也只有乖乖趴着的份!
面对“悉无臣礼”的蓝玉,太祖先发制人,一举歼灭了蓝玉及其同党,而蓝玉只是被动挨打,束手待毙,这位有勇无谋的大总兵在朱元璋的跟前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