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也只有在模型算法的支持下,数控系统才能根据不同材料,不同要求,找出最合适的进刀角度,旋转力矩。 它和机床的关系,就像是外功之于心法。 机床是外功,本身的稳定性及精度,保证了基础下限。 滤波算法就相当于功法,算法越精细,所能提供的精度上限就越高。 但想要获得一套完整的算法,是需要经过几百上千万次实验论证,数据统计的。 只有不断切割材料喂素材,统计数据,才能整合成为模型。 这模型就像飞机的风洞实验数据一样,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国内机床厂商在国际上无法和大厂竞争,硬件是一方面,算法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华龙有自己的算法,但比起那些国际大厂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还是欠缺了很多。 江远感受了一下,他获得的算法,似乎比国际顶尖大厂的还要更强。 这样一来,就连算法问题都被彻底解决了。 无需再用华龙的算法,只要将“归位算法”输入端口,机床就能彻底成型!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系统你可终于关键了一回啊。” 欣喜的想着,江远再看面前的简陋机床,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现在有了算法支持,即使是眼前这一台机床,精度也能再往前提升一个数量级。 不过江远只是想想。 这台机床只是他验证猜想的产物。 接下来,他要从头制造出一台更好的。 到时候装上归位算法,一举追赶上国际顶尖机床的精度,交付华龙的订单。 “学弟。” 江远正规划时,苏紫韵的声音响起。 抬头,就见她欲言又止的看着自己。 “怎么了?” “那个……0.09的精度很高吗?” 见江远看来,她迟疑的道出心中疑问。 “不高啊,怎么了?” “你看看。” 苏紫韵把手机递了过来。 打开的直播间里,满屏弹幕不断飘过。 原来在他没注意的时候,直播间里因为他那一句话吵了起来。 【远哥造不出来大方承认就好,打肿脸充胖子算什么事。】 【还0.09mm,是把大伙儿都当聂顺呢。】 【前面的是在质疑远哥的能力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