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为主,他们主张恢复分封制。 剩下最后一股,则是冯去疾和嬴氏宗亲,他们虽然表面上两不相帮,但实际上更倾向于分封。当然,若是分封党处于劣势,他们则会倒向郡县一方。" 杨硕问道:“那殿下主张哪种法制?” 嬴长生正色道:“郡县制。" "可如今,李斯失势,请辞在府,郡县劣势呀!陛下又对淳于越过于信赖,微臣恐怕太子的主张,不得安然实施,反而会因此和陛下愈加疏远,请太子三思。" 听了杨硕这番话,嬴长生并无半点改变主意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主观。 “自商君变法以来,我大秦国力日益强大。 耕,使百姓免遭饥寒之苦。 战,使我大秦锐士战力天下无双。 法,令我大秦境内安宁,百姓皆是路不拾遗,人人做到见义勇为,方才使盗匪纷纷缴械下山。 这些都是受益于商君之法。 昔年,商鞅被处死,当时嬴氏宗亲乃至朝臣百官,都在呐喊废除新制。 然,秦惠文王却对众人说:商君之法乃富国强兵之法,不但不废之,还要道之。" "先生早年游历列国,应知他国是何情况?”赢长生忽然问杨硕道。 "每逢大灾大旱,饿殍遍野。山林盗贼四起,官吏皆为受贿之徒。" "这都是分封旧制之祸,诸侯割据,天子政令不达,士人皆视百姓为奴,肆意剥削。 因此,孤不但要遵商君之法,还要彻底实行郡县之制,集权于君主,方能把控各州郡,使天下国泰民安。 郡县之成效,虽短期不得易见,但孤相信,假以时日,天下必将因郡县制,迈入一个全新时代。为此,即便前方道路坎坷,孤也要让父皇实行郡县制。" 杨硕怔怔地看着嬴长生,仿佛眼前这个人的年龄,拥有几十年人生经历一般的存在,这哪是十二岁的孩子该有的思维? “杨硕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助殿下达成所愿。"说完纳头便拜。 "先生请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