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前放水配合基建,其实也是间接放水。 因为《基建计划》一启动,钱就可以顺理成章通过工人,映射到各行各业。 为什么只能间接放水,而不能像瑞士和挪威那样直接发钱? 1是建国比较晚。 2是人口多。 如果龙国人口锐减到瑞士、挪威的人口数量,别说教育、医疗和养老金,每个人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私人飞机。 可现实是,13亿人口,哪怕每人只发100元,放水的总额就达到了1300亿,就算放1.3万亿的水,每个人到手也才1000元。 因此只能间接发钱,特定性的发钱,再由相关群体,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转。 “不过…” 忽然,王山想到了什么,目光看向陈星道:“按照目前国家财政水平,是先医疗还是教育,亦或者说养老金?” 陈星的对经济的判断,以及思维方式得到了他的认可,他迫切想知道陈星的想法。 面对问题,陈星思考了数秒,给出答案道:“我认为是医疗。” “为什么?” 王山追问。 他本以为陈星会说教育。 但凡是发达国家,教育永远是排在首位的。 要知道,哪怕是米国,它在制定全球化贸易时,保留的产业就有教育行业。 再比如说犹太族群,它们就十分重视教育,哪怕砸锅卖铁,都会让自己后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历史证明,教育永远是提升眼界和视野的最佳方式。 陈星没有迟疑,说出自己的看法道:“先说养老金吧,如果是退休职工,他们大概率不会缺钱,目前养老金额度就很高了。” “如果是农民,增加100,200元意义不大,因为他们大概率不舍得花,只会存着给后代,所以无法改变现状。” “教育同理。”换了口气,陈星继续说道:“目前教育的大头支出是幼儿园、补习班和大学。” “我们必须要接受的一个事实是,幼儿园、补习班都是给小康家庭准备的,只有一部分贫困且重视教育的家庭会把孩子送往幼儿园、补习班。” “既然要下定决心改变经济通缩,采取财政大放水,在不启动《基建计划》的情况下,只有医疗领域可以接住这滔天洪水,并映射到每位民众身上。” 话音落下,他又补充一句道:“毕竟人生百来载,谁会不生病,谁又能保证自己不生病。” 陈星的这番发自肺腑,铿锵有力的话语,让王山、秦龙、章忠春等人都愣在了原地。 他们没想到,一位民营企业老总居然想的这么远。 何为人民企业家? 这就是人民的企业家! 王山此刻陷入了沉默,他在逐字逐句分析陈星说出的内容,评判可行性。 在沉默了足足三十秒,他已经有了答案。 也正如陈星所言那般,既然决定了大放水,这滔天洪水就必须要映射到每个人身上。 王山也没有忘记,龙国是工农阶级为主体的国家。 根据人口普查,以及国家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6年,龙国共有3到4亿农民。 这3,4亿的农民,他们还是靠种地维持生活,手里的闲钱十分有限,能让他们收益最大化的注水领域只能是医疗。 相比较于教育和养老金,解决“看病”显然可以更加减轻负担。 毕竟人生在世,谁没个生病的时候? 一旦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3,4亿农民是直接受益人,再也不用担心没钱治病。 “放水到医疗领域的这个提议,我王山谨记于心,等回到帝都就开专项会议研究。” 王山郑重回应。 “医疗领域确实有必要建设,解决民生问题,也有利于资金流动。”秦龙帮腔说道。 “是啊,没有人可以保证不生病,如果我们收入低,肯定也得攒钱防患于未然。” “医疗确实适合放水。” “如果要建设全民免费医疗,我肯定是投赞同票的。” “不过问题又来了,实行免费医疗的话,会不会造成医疗挤兑?” 章忠春问出了关键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