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反正抄都抄了,这千古第一中秋词要是不抄完整,那都是对苏轼的不尊重。 正好再过不久就是中秋了,也算应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吴驹一首词吟完,颇有感触。 他转而看向韩非,不由一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韩非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呼吸越来越急促,脸色一阵阵的潮红,最后重重的拍了两下桌子,站起来走到吴驹面前,握着吴驹的手说: “原来这就是词!遥想来此之前,我们几个儒家子弟还曾依照那两句试图补全,现在来看,简直就是班门弄斧!” 未等吴驹说话,韩非又道:“这词换成谁来补都达不到这个程度,哪怕是家师亲临,也难以达到这种意境!” “过誉了。”吴驹笑。 对他的赞誉也算是对苏轼他老人家的赞誉了。 苏轼要是得知在诗赋当道的战国时代,也有人对他的词表达出如此强烈的认同,估计也会挺高兴。 “吴兄,非有一请求。”韩非道。 “请讲。” “我想请你将这首词写下来,待我回程之后,定要将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传至临淄、淮北、江南,亦告知家师,请他出面认同这词的形式。”韩非语速飞快的说道。 “这……” 吴驹有些迟疑。 韩非还以为吴驹是怕自己剽窃他,于是道:“请吴兄相信非,非定会将这词传遍七国,让七国风雅之士皆知医家魁首亦有如此才学!” “我倒不是不相信你…只是我这个字写的不太好看,让我来写的话…” 吴驹有些尴尬的说。 他的字那可不是一般的丑。 遥想当初给吕凝那两个名叫鹿竹怀夕的侍女写药方时,二人用疑惑而怪异的眼神看着自己。 然而韩非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言道:“吴兄莫要自谦了,且提笔便是。” 吴驹挠了挠头。 “那好吧。”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