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适时,一直没说话的夏太后突然说道: “蛟儿近来跟随先生学诗赋之道,颇有所得,不若做首赋,请诸卿品鉴?” 子楚闻言甚为感兴趣,问道:“哦?确有此事?” 成蛟起身作揖:“儿臣确实从先生那学到了些许皮毛。” “那便做一首来听听吧。”子楚做洗耳恭听状。 “是。” 成蛟应下,在殿下台阶前来回踱步几程,随之吟道: “酒,谷物之所化,有助长心火,磨灭块垒之能。集千秋大事于一樽,聚天下豪士于一席,古有鲁酒薄而邯郸围,秦穆公赐酒施恩惠,楚庄王觥筹绝缨饮。” “今有咸阳宫设宴,医家吴卿有烧刀子一酒令诸卿折腰,争而饮之,赞不绝口,盖如火中烧,似刀抹舌,此之谓也。” “此酒一出,杯中余酒寡淡无味,较之烧刀子如米粒比之繁星哉!” “好!” 众人纷纷喝彩。 吴驹点了点头。 赋写的不算顶尖,但区区黄口之年便能成赋,可见成蛟还是有诗才的。 只不过据说这位公子也仅仅长于诗赋,对领兵打仗,治理国家一概不通,不知道是真是假。 这时,席间有一道突兀的声音传来。 “公子有如此雄才,大王后继有人啊!” “是啊,若公子成蛟能成为太子,定能令百姓信服。” “太子之位非公子成蛟莫属啊!” 一时间,许多人纷纷附和。 吴驹却注意到,子楚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吕不韦也突然沉默了下来。 “砰!” 子楚将酒樽重重的摔在桌案上,随之不语。 大殿里群臣一看触怒了子楚,连忙停止拥立成蛟的言论。 “师父,秦王好像有点生气?”魏磬小声问道。 “因为太子之位。”吴驹回答道。 吴驹对这件事也有些了解。 当今太子之争的归属只有两人。 嬴政,嬴成蛟。 嬴政的支持者主要是子楚、吕不韦。 成蛟的支持者主要是以夏太后为首的韩国外戚。 按理说嬴政身为长子,又有子楚这个秦王和吕不韦这个相邦的支持,理应成为太子。 但此时的嬴政作为质子正在赵国,这成了他在这场太子之争中最大的弱点。 以夏太后为首的韩国外戚常常借此劝说子楚立成蛟为太子,但子楚总是反响一般,他更偏向于远在赵国的嬴政。 诸如刚才子楚的突然发怒,就是因为刚才出言的朝臣都是韩国外戚,这又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计谋,为的只是暗戳戳的劝说子楚立成蛟为太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