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闻老内史所言,吴驹沉吟片刻,说道: “这第二件事想来稍难些。” “哦?” “我想要在咸阳城外买一处庄子,这庄子至少要能容纳五百人,上不封顶,越大越好。”吴驹说道。 买这处庄子,主要是为了安置从岐山来的五百余骑侍卫,他们需要一个住所和日常训练之地。 其实住在吴府也行,但吴驹不打算这么做。 咸阳又是子楚的地盘、秦国的都城,再怎么说那也是五百余侍卫,带进城不合适,哪怕子楚亲自应允,吴驹也不会这么做。 况且在城内操练多有不便,吴驹又有诸多计划不适合在城内开展。 结合以上原因,买一处庄子很有必要。 老内史一听吴驹第二件事竟然是这,不禁也陷入沉吟。 可容纳五百人的庄子可不是小地方,更何况吴驹还加了一句上不封顶,越大越好。 就算吴驹不来找他,买卖那么大的庄子也是需要内史同意并且签署文书的。 毕竟这里是京畿之地,一处庄子、一间府邸说不定就会成为屯兵造反之地。 “不知吾可否冒昧打探一下,吴卿买这处庄子的作用是?”老内史直言问道。 “咸阳是个好地方,我想在此长住一段时间,此外,我从岐山带出了五百余侍卫,想要买一处庄子安置。”吴驹毫不避讳的说道,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原来如此。” 老内史一听吴驹这么坦诚,反而对其多了一丝认可,少了一丝警惕。 “这件事吾会禀报大王,若他应允,吾便为吴卿物色一处合适的庄子。”老内史爽快的说道。 吴驹拱手:“劳烦内史了。” “不麻烦不麻烦。”老内史摆了摆手。 这时,匠人的画像也已经刻画完毕。 啪! 公章盖上。 一个照身帖崭新出炉。 “大人请。”匠人将照身帖双手奉上。 “辛苦了。”吴驹接过照身帖,微微一笑。 匠人退下,吴驹与老内史一通闲聊,至午时,老内史想要留吴驹吃饭,被吴驹以家里做了饭的扯皮理由推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