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远在赵国的他,寒冷怕是更胜秦国吧。 不知道他有没有添衣。 子楚想起刚刚在亭中听到的成蛟与吴驹的交谈。 “何为国本,这个问题若是让政儿来答,他会如何作答呢。”子楚自言自语道。 “大王何以有此一问?”吕不韦心中一动,问道。 子楚叹了口气,答非所问: “吕不韦,你知道的,寡人其实并不是想要政儿成为太子,只是想给他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他身为寡人嫡子,流落赵国十年,吃了数不尽的苦,不应该连个公平竞争太子的机会都没有。” 吕不韦目光闪烁。 子楚微微瞥了一眼吕不韦,猜到他在想什么,却没有点破。 “吕不韦,你知道蛟儿是如何作答何为国本这个问题的吗?”子楚问道。 “臣猜不到。” “王权为本。”子楚说道。 吕不韦思索了一会,摇摇头:“是,但不尽然。” “何为国本……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子楚继续说道:“儒家告诉寡人以仁治国,法家告诉寡人以法治国,兵家告诉寡人以武安邦,道家告诉寡人无为而治……” “连百家学说都无法统一,纵大王与臣也说不明白,公子成蛟年幼,答得不全面也很正常。”吕不韦认真的说道。 “正是这个道理,但寡人今天听到一个不一样的版本。”子楚说。 “哦?” “以民为本。”子楚说道。 “民?” 吕不韦皱起眉头。 “得民心者得天下。” “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子楚复述了一遍。 吕不韦眉头紧蹙,仔细思考了一遍,继而评价道:“很完美的理论,这个理论,比以仁治国、以法治国要更深层次,更接近本质,但又有些笼统,若能有更深层次的剖析就好了。” “正是如此。”子楚点点头。 “这是何人所说?”吕不韦问道。 子楚扬了扬下巴,示意吕不韦看池塘对面。 吕不韦皱眉看去,见对面的水榭上,成蛟正在发呆,魏磬正在看医书,吴驹一副睡大觉的没心没肺亚子。 吕不韦旋即错愕:“吴驹??” “正是。”子楚点点头。 吕不韦有些难以置信:“他竟然对治国有这么深刻的见解?” 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吴驹这个人。 一直以来,他对吴驹的认知是以“医者”身份为主,最直观的便是其医术通玄,其次便是写出水调歌头和将进酒,可以看出其诗才盖世,酿出烧刀子,又能看出其似乎颇具匠才。 我以为你是个医生,结果你竟然精通治国之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