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数日后。 洛阳。 孙隐面色紧闭双眸,但脸色多了一分阴沉。 他也不是生而知之。 在孙隐小时候,与族中长辈操演军情,模拟作战,孙隐常常败的一塌糊涂。 每次他败北之时,长辈们就会告诫他:“打输了仗不可耻,可耻的是为将者直到被杀的那一刻都不知道自己输在了哪。 这句话孙隐一直记在心中。 现在他在反思这一仗败在了哪。 这一仗最大的问题,就在他对秦军的战斗力出现了重大失误。 他以为秦军会和韩魏大军一样,因为疫病而大大影响战斗力和士气,甚至因为地形等各方面原因,秦军的状况会比韩魏两国还糟糕。 从理论上来看,确实没什么大问题。 并且,从他得到的多数情报来说,也印证了这一点。 例如,此前一直以来猛攻三川郡的函谷关突然收敛兵力,闭关不出。 例如,秦国的各个地区都在向函谷关内运送药材,后来也证实了医者聚集一事。 但孙隐在函谷关前看到的秦军绝不是疫病严重下该有的。 总不可能说秦国人编造了这么多假象,用于误导他们,让他们以为函谷关出现了疫病,实则没有吧…… 这个想法刚一出现就被孙隐否决了,因为根本不可能,那样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了,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太小了,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所以孙隐现在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函谷关内一定出现过疫病。 那到底是什么让秦军的战斗力迅速恢复呢? 或者说,他忽略了什么因素? 兵家的人守在门前,一言不发,不敢打扰孙隐。 他们知道,孙隐虽然寡言少语,但在这种打了败仗的时候,他的心理并不像他表面上看上去这么平静。 这时,一个兵家的人走了进来,正是曾经为孙隐驾车的那个车夫。 “少主,查出来了。”那人说。 “这么快?”孙隐睁开眼睛。 “打了胜仗,函谷关的封锁不像以前那么严密,而且许多前往函谷关驰援的医者现在也逐渐开始返程了,所以能打探到的东西很多。”那人说。 “说吧。”孙隐道。 那人抿了抿嘴唇,说道:“疫病开始的时候,医家魁首吴驹就在函谷关内,他迅速对疫病做出了措施,并且制出了可以治疗那种类似伤寒的病的药物,在我们开战之前函谷关内的疫病就基本结束了,所以秦军的战斗力才会恢复的这么快。” “……” 孙隐将衣角紧紧握住,仿佛指甲都要嵌入血肉中。 他知道这位继位不久的医家魁首,也知道医家魁首是在秦国完成的继位魁首大典,只不过为将者杀人,为医者救人,八竿子打不着,他从没想过二人之间会出现什么交集,更没想过吴驹会突然和这场战争扯上关系。 孙隐微微启唇,道:“嗯,知道了。” 这时,另一个兵家的人进了屋子,说道:“少主,韩王然和魏王圉已经抵达洛阳,正在王宫内与周王议事,周王召您入宫。” “好。”孙隐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