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新年就这么平平稳稳的过去了。 一切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 不过在这七天长假中,也发生了一些不太平常的事情。 比如…… 吴驹的对联。 事情还得从某位朝臣说起。 这哥们在闲逛的时候,偶然路过了吴驹和吕不韦的府邸门口。 诶,这些是啥东西? 他向左看了看吴驹的府邸,又向右看了看吕不韦的府邸,被门上的福字和春联深深吸引住。 这东西,有点意思哈…… 从看大门的仆役那里,他得知了原来这东西名叫春联,乃是吴驹亲笔! 于是乎,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咸阳城上流圈子中传开了。 登门拜访吴驹的人络绎不绝,所求皆是一副对联。 这玩意毕竟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登门之人也不要求写的跟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个档次,仅仅是想要一副吴驹的墨宝而已。 所以吴驹也会慷慨的给一些熟人写一写,比如王龁、蒙骜等相熟的朝臣就都拿到了对联。 直到后来越写越多,实在写不动了。 于是乎,吴驹便灵机一动,写了一张告示传了出去。 “俗话说得好,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驹连写多日之久数幅之多,倍感灵感枯竭,今后凡拜帖未能得回应着无需登门求取对联,若有顽固者休怪不留情面。” “但驹并不打算完全断绝机会,在此出一副对子,若有人按照音、字的规矩对出下半句,便可免费获取对联一副。” “有意向者,可将自己对出的下半句写在拜帖上送至无拘酒肆。” 公告最后,吴驹写上了这对子的上半句: 烟锁池塘柳。 此公告一出,整个咸阳城文人骚客都沸腾了! 那些没有渠道得见吴驹的人纷纷盯上了这副对子。 一时间,送入无拘酒肆的拜帖连绵不绝,摞得有一人高。 坊间文人也纷纷成堆的聚集在酒肆、青楼之类的地方,讨论这对子的下半句。 最开始: “烟锁池塘柳,就这,这不有手就行?” “我对一个雾绕河岸花。” “滚滚滚,平仄音律你对上了?” “额,欠考虑欠考虑。” 过了些时候: “那我对一个……旨功爵与商?” “你这音律是对上了,但你这意境也没对上啊!” 兜兜转转,咸阳城中每一天都有新的下半句出现,自然也出现了一些让众人都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对子,但吴驹始终都没有回应。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吴驹打算耍赖的时候,终于…… 有一天,无拘酒肆中,有一个人道出了这个对子的奥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