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韩国此次与周王谋秦,陷我与蛟儿于不义之地,岌岌之中,现在又要全力支持蛟儿上位?” “……” 韩国使微微抿了一口茶水,对此不做任何态度,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韩国当然要以本国为主,外戚为次,主次必须分清。 民间有句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民间如此,王室也如此。 像韩姬这等外戚,也注定很难与本国比拟,哪怕是韩姬嫁到了秦国,其子成蛟是秦国如今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公子。 这次合纵。 不,现在不能称为合纵了。 七国公认的、对这场大战赋予的名字是“三川之战”。 意为事件起因是秦国夺取了三川郡,并且韩魏联军和秦军的第一次交战也发生在三川郡境内,正是纵约长孙隐带军阻击秦将蒙武蒙恬的那场战役。 三川之战中,韩国的加入是一次彻头彻尾的为本国谋划。 毕竟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蒙骜攻韩,导致韩魏的生存状况被进一步压缩,正好借着周王想要合纵攻秦的这个点削弱秦国以保全自身。 相比之下,身处秦国的韩姬和成蛟当然就成了可以被抛弃的对象,这也是所有外戚都会面临的问题。 坦白的讲,如果三川之战不败,韩国这辈子都不会将韩姬和成蛟作为接下来的大方向。 “公主说笑了,我等为臣者又岂会陷公主和公子于如此境地呢,不过是为我韩国谋划罢了。”韩国使笑眯眯的说道。 “哼!” 韩姬冷哼一声。 这次合纵让处在秦国的韩国外戚势力在朝中非常被动,各个都得夹着尾巴做人,先前在太子之争上好不容易开创的一点局面也毁于一旦。 尤其是军方,几乎所有将军,无论新老,无分派系,都不赞成立公子成蛟为太子。 不过,韩国这次显然是病急需投医了,因此找到了韩姬和成蛟。 韩国元气大伤,他们需要在外的外戚势力给他们一些帮助,其中成蛟是尤其被寄予众望的,因为唯一能被立为太子的两个人中,公子政被困赵国邯郸为质不得回国,对成蛟而言优势很大。 “这次臣回国之后,韩国会派来人,专门负责协助您和公子,包括秦国朝中的韩国外戚势力,届时有什么需要,公主只需向他们知会一声便好。”韩国使说道。 韩姬的面色缓和了一些,说道:“希望你们这次真的能帮到蛟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