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子楚点点头:“寡人素来对其多有仰慕,只可惜他远在兰陵,一东一西,无缘得见。” 说到这,子楚又暗叹一口气,摇了摇头,显然这遗憾并非是因为见不到荀子,毕竟他和荀子几乎没有私交。 他的遗憾,是因为荀子这样的人不能为他秦国用。 说起来也是挺离谱的。 诸子百家虽然学术不同,但理念都是反对战争的,而秦国作为七国中对外征伐最为频繁的一个,理所应当的遭到了许多百家学派的唾弃。 以至于国内诸子极少,能在整个天下都打出名头,能和其他学派的诸子例如荀子、公孙龙、邹衍、墨家巨子这些等级的宗师齐名的,更是只有吴驹一个! 子楚看向李斯,继而说道: “李斯,你可知刚才吴驹来见寡人,夸赞你学识渊博,继承了荀子的学术,乃是可用之材,更是在寡人面前亲口为你举荐!” “斯德疏才浅,愧不敢当,多谢吴卿!”李斯向吴驹作揖。 吴驹微微点头。 子楚说:“寡人素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吴驹在寡人面前如此保荐,让寡人十分好奇,不知你有何才学?” 子楚的考验开始了! “斯愚笨,但对儒家学术、法家学术皆有涉猎,虽有托大的嫌疑,但斯有信心在秦国干出一番事业,还请大王给予我一个机会!”李斯恭敬的说道。 “哦?信心是有的,既然如此,寡人便要考考你了。”子楚微微一笑。 李斯攥了攥手,表面波澜不惊,实则已经冒了一后背的冷汗。 只见子楚正色,肃然问道: “李斯,你对如今七国形势有何看法?” 李斯长出一口气。 这个问题倒是不难,毕竟问的很笼统,但也马虎不得,因小失大可不好。 “斯以为,匹夫者常常错失良机。成大功者,在因能够把握住时机并且狠得下心。 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这是为何? 盖因为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霸兴起而更迭,仍旧尊周室为主。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而压制诸侯,已经足足五世了! 今诸侯纷纷畏惧服从秦国,就好像秦国的郡县一样。 斯以秦之强,大王之贤,就好像扫除灶台上的灰尘,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