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有人自信满满,成竹在胸,打算在今天的三场考试上再创辉煌,以强有力的姿态打进会试。 于是挑灯夜读,将“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的方针身体力行,贯彻到底。 休息了一个晚上后。 第二天的早晨,再度来到考场。 流程依旧。 用准考证“检票”,脱衣服检查,入考场,坐在玻璃桌子前,发放试卷、草稿纸和笔,随后锣声响起,开始作答。 第一场考的就是策论。 “卧槽,竟然只有四道题,分数占比还这么大?”有考生惊呼。 “考场内禁止喧哗,再说话叉出去!”考官喊道。 于是大家便赶紧闭紧嘴巴,低头一看,果然每一题都有数十分,随之心中一喜。 这就意味着如果答对了,就算昨天三场考的不好也有机会弥补,也有机会进会试! 然而,低头审题,眉头却越皱越深。 这题目……简直一个比一个怪。 就比如这道—— “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意思就是,齐桓公独断专权的任用管仲而雄霸天下,燕王哙想要禅位给丞相子之,导致了燕国的衰落,明明是相同的事情,却有不同的结果,为何? 考分析、陈述能力的同时,还把历史一起考了。 问题是我们哪知道为啥事同而功异啊! 一时间,无论优生还是差生,头都大了。 显然,这分不是那么好拿的,这策论,也绝非什么易于之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