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吴驹说道:“不知郭公怎么看秦国?” “哪一方面?” “国力。”吴驹说。 郭开抚了抚八字胡,想了想说道:“秦国雄踞西方,虎视六国,有吞并天下之意,而其国力昌盛兴隆,军队骁勇善战,无往不利,不可不察。” 吴驹颔首:“那赵国和秦国相比呢?” “旗鼓相当,但还是多有不及之处。”郭开说。 现在持六国会败的悲观态度的人不多,但七国之中秦国实力最强已经是大家的共识。 尤其是这几年以来,秦国国力腾飞,体现在了方方面面,就比方说吴驹的酒肆茶庄书斋,在出口到六国时,疯狂挤压六国本土商品的生存环境,这种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情况也让许多人对秦国的发展速度有了更深刻的意识。 但认为秦国能一统天下的人还是少数。 昔日晋国、齐国都曾如现在的秦国一般强盛过,最终还不是功亏一篑? 齐国现在不行了,昔日老大哥晋国都给干分裂了,成了韩赵魏三国。 当然,更多人将决定点放在眼下,认为要放在战场上见真章。 只有等到三晋在秦国的铁蹄下一败再败时,他们才会真的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郭公又如何看待秦赵之战?”吴驹问。 郭开不解:“诸葛先生究竟想说什么?” 吴驹微微一笑,说:“坦白来讲,我不太看好赵国。” 一听话题竟沉重到了这种地步,郭开也不吃肉了,说到:“诸葛先生认为会败?局面没有劣势到这种地步吧?” 吴驹摇头。 郭开有如此想法他不感到奇怪,连赵王,平原君那样的人都无法准确判断局势,更别提外强中干的郭开了。 他问郭开:“那郭公不妨想一想,除了廉颇和李牧,赵国还有什么优势?” 郭开陷入沉思。 地利方面,秦国占尽优势,有上党天险,进可攻退可守。 人和方面,秦国的军队皆是百战之兵,而赵国自长平之战后被白起坑杀四十万人后,国内青黄不接,军卒年纪都很小,战场经验也不丰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