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二楼雅间里。 梁璟推开桌椅,倒了两杯茶水。不一会儿的功夫,申远便探了进来,他嘴上还嘟囔着,“好狗才,好运道!” 梁璟见他这副模样,便出声笑道:“申兄这是怎么了?可是前院出了什么新闻?” 申远眉头紧皱,脸上尽是愁绪,叹了一声。“这曾道广还真是好运道,竟给他办成了一件大事。” “曾道广……”梁璟心中瞬间闪过几个关键词。 典客之子,心胸狭窄。 在清河观也待了些时日,梁璟对此人的了解也更多了几分。 曾道广为典客之子,自幼修道,拜观中尚座为师,平日里在观中呼喝弟子,最是挟势欺人,观中火工道人大都畏他避他。 在梁璟沉思不语之时,申远继续说道:“这人不知拜了哪路神仙,竟然入了县丞的眼,被招进府上讲经说法!” 说到这里,申远也是满脸不解。“这人能有几分道学?!真不知道怎么就得了这般好事!” 听他说到县丞,梁璟也是心中一凛。 大乾治下每县都设有县令、县丞、县尉等职,其中以县令为尊,统管全县事务。 县丞为县令副手,一般还要专司文教之职。像梁璟此前所在的公塾、县学等等归县丞管辖。 “清河观里有神仙,县衙里头天老爷。” 这是流传在道观里一句土话,讲得宿县里最贵重的几位人物。 清河观里的住持、知观、监宫。 县衙里的县令、县丞、县尉。 真要论起来,这宿县里的三重天,其实还要在清河观的几位头面之上。 毕竟人家是官,管的是宿县四十万人。 至于道门中人被达官贵人招入家里讲经,这事倒不稀奇。 申衍宏就曾去过县令府上,为他家老人讲解道经。只不过申衍宏那时已经是观中的正牒道士了,方才有此礼遇。 曾道广不过一个普通弟子,连假牒都不曾录过,他何德何能,能得县丞青眼。 “若是黄师兄,陈师兄也就罢了,他们道学渊博,该有此幸。他曾小二如何配得?!” 申远越想越气,一巴掌拍在桌案上,却震得自己手生疼。 看着他龇牙咧嘴,揉搓着手心,梁璟问道:“那今日这前院又是做些什么?怎如此慌张?” 申远抖了抖堆满肉的手,解释道:“梁兄有所不知,这达官显贵招道人上门讲经,也讲究礼尚往来。” “道人上门是一礼,世俗贵人亲自登观领香,拜过道君,算回礼。” “今日便是说县丞要来敬奉香火,所以典客招了许多火工弟子去前院洒扫伺候,以示敬意。” 等到申远说完,梁璟才恍然大悟。 这贵人与道人之间的礼尚往来,既是互利,也是抬举。 当年申衍宏得了正牒归来,便被县令招去讲经,县令又登门敬奉一炷香火。 此后不久,申衍宏就登上了掌籍之位。 这其中,很难说没有县令的功劳。 但这抬举也要讲道理的啊,他曾小二怎么配……申远心中自是忧愁不断。 他叔父否了曾道广的假牒名额,转眼间曾小二就得了县丞的赞赏,这不是叫他叔父下不了台吗?! 总之申远那各种忧思杂念,也只能付之一叹。 “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