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李娇儿同云团一起,一人拐了个小包袱,一路走到了京外城城南万福大街上的仁心堂。 如今正值春末夏初,风刚好,阳光也刚好,将李娇儿心中的烦闷,扫去大半。 “真好。”她走着,微微仰头,微红的眼睛半眯着,看着天上的暖阳,轻声道。 她不想让路人看出来自己哭过,但又不想再坐薛家的车。 “什么?”云团跟着她一起抬头看了眼太阳,觉得晃眼,又移开目光。 “离开了那四方四正的院子,真好。”李娇儿故作轻松道。 但也是真心。 她本非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大的,再者京中风俗,多不禁女儿家出门的,尤其是她妇人打扮,穿着又朴素,并不会很引人注意。 但之前为了在安阳侯府立足,她安静了太久,也囚着自己太久了。 她都忘记了上次这般走在街上,是哪年哪月的事情了。 不过她一路走回家去,果然引了不少人好奇地看,不认识的,惊讶的是她的好容貌;认识的人,追着她看的目光满是吃惊。 安阳侯世子的夫人,怎么走着回娘家去了?! 待到了万福大街上,熟识李娇儿的人越来越多,便有人主动同她打招呼了。 “李娘子回来了。” “夫人今日怎么顶着太阳回来了?哎哟,云团姑娘又出挑了。” 李娇儿脸上的梨涡更深了,早没了受委屈的模样,只同这些看着她长大、出嫁的邻居打招呼。 她语气轻快,“婶子”、“姨姨”、“伯伯”地唤着,还和未嫁时一样,让人听了心里只觉熨帖,因此哪怕李娇儿走过去了,邻居们依旧议论着: “李娘子真是实诚人,上了枝头也没有忘本。” “那是李大夫教养得好,他整日赊药施粥的,养的孩子自然也不差。” “还有她娘,也是慈和人,唉,可惜人没得早,一尸两命啊……” 众人或喜欢或哀叹的议论中,唯独一个梳着妇人头的年轻女子,嗑着瓜子,目光追着李娇儿的背影,不屑地撇撇嘴,将手中的瓜子皮扬了一地,拍拍手,转身一扭一扭地回家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