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方才那股悍不畏死的决绝,瞬间被抽空,只剩下无尽的失落与无奈。 他张了张嘴,还想争辩,却在接触到那珠帘后那双锐利的目光时,颓然地闭上了嘴。 他知道,再说无益。 韩川的小手在宽大的袖袍下死死攥紧。 一股怒火与无力感交织着,在他胸中冲撞。 他想开口,想声援这位仅存的孤臣,想告诉他,朕准了! 但他不能。 他知道,自己此刻开口,不仅救不了周林,反而会将自己彻底推到李黎的对立面。 忍。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突然想通了几个问题。 比如,李黎为何要提前召开大朝? 因为,李黎要的是无可争议的、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话...语...权! 这种权力,不是在后宫与另外两位太后私下交锋、妥协能够得来的。 它必须在太极殿前,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用最直接、最酷烈的方式,亲自去争,去抢,去夺!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急? 韩川想不明白,先帝尸骨未寒,她如此迫不及-待地攫取权力,难道不怕根基不稳,反噬自身? 一个可怕的念头浮上心头。 除非……她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韩川打了个寒颤。他看不透那个珠帘后的女人。 但他清晰地预感到,只要自己一天没有亲政,只要这大梁的最高权力还掌握在这些女人的手中,今日的党同伐异,就绝不会是终点。 大梁,将一步步迈向内耗的深渊。 周林的插曲过后,大朝会似乎终于回到了正轨。 一名名官员轮流出班,奏疏如雪片般呈上。 “臣启奏,黄河大堤年久失修,去岁秋汛已有溃堤之险,恳请陛下与三宫太后早日拨发钱粮,以安万民!” “臣有本,北境守军冬衣短缺,将士多有冻伤,还望户部加急处置!” “臣以为,科举取士之法当有变革,当广开言路,不拘一格……” 有的被珠帘后的声音干脆利落地驳回,有的则被批复“交由中书省议处”。 韩川坐在那冰冷的龙椅上,却将每一个字都牢牢记在心里。 黄河、北境、科举、盐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