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孙敬与众人看着那孤零零的轿撵,在风雪中渐渐远去,每个人的思绪都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就在轿撵即将消失在拐角处时,轿内忽然传来韩川的声音:“赵总管,去内库,寻一件厚实的大氅,给孙先生送去。” 赵德躬身领命,目送轿撵彻底远去后,才转身望向孙敬。 孙敬方才一直沉浸在韩川那番“孤君自白”的震撼中,此刻乍闻韩川的关怀,心头骤然涌过一股暖流。 他本以为此生将碌碌无为,不成想却得遇如此慧眼识珠的君主,今日种种,更是让他对韩川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他颤抖着双手,向着轿撵消失的方向深深一躬,哽咽道:“陛下隆恩!微臣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赵德看着孙敬那激动得老泪纵横的模样,眼底情绪复杂。 他既替孙敬感到由衷的欣慰,又替其感到几分……可悲。 这少年皇帝,心思之深沉,手段之老辣,远非常人所能及。 他今日这一番作态,是真情流露,还是蓄意为之? 恐怕连他自己,也分不清了。 而此时,在宽敞却又略显空旷的轿撵内,韩川闭着双眼,靠在柔软的靠垫上,脸色平静。 他没有听到赵德与孙敬之间的对话,也并未在意。 诰天殿内,韩川卸下所有伪装,疲惫地靠在软垫上,眼帘轻阖,很快便陷入沉睡。 他今日的这出戏,耗尽了心神。 而此时,远在永寿宫深处,另一场无声的风暴正悄然酝酿。 太皇太后李黎的寝殿内,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却驱不散空气中凝固的冰冷。 一份密报,静静躺在她的指尖,那上面寥寥数语,却重逾千钧。 她那双保养得极好的手,此刻却微微颤抖着,指节因用力过猛而泛白。 “他……竟说出那般言语?” 她的脑海中,骤然浮现出先帝仁宗的身影,那个一生勤勉,心怀天下的男人。 她记得,仁宗帝当年登基时,也曾有过类似的感慨,只不过那时他已是弱冠之年,而非眼前这个,年仅十岁的稚子。 一种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那是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对仁宗帝的思念,以及对当下局势的动摇。 一旁,司礼监太监沈良躬身侍立,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李黎脸上的震惊与那份深藏的感怀,让他的心跳漏了半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