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中行瓒-《风雷吟》


    第(3/3)页

    荀临一声令下之后,但见军旗猎猎,耳闻马蹄声声,大军行伍如龙,而刀枪映日恰如金鳞熠熠生辉。

    五万人马,再出越州。

    消息传到归阳时,中行瓒的大军距离城池已经不足百里——越州百姓对朝廷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他们知道中行氏若是倒台他们的碗里便可能少几块肉,所以百里涉这边不仅收不到半点消息,甚至连派出去的斥候都被百姓自发地抓了献给官府。

    百里涉因此甚是头痛,因为他知道天下最难攻者便是民心——民心所向,即便三里之城也可阻挡十万之众。

    而从那些侥幸逃回来的斥候口中,他感到的只有越州的众志成城。

    “大人莫非在为越州之事忧心?”叶浚卿总是能在他最烦闷的时候适时地出现 ,而且每一次都带着成竹在胸的笑意。

    “没想到中行氏如此得人心,想要收复越州,难啊... ...”

    “大人此刻该担心的不是越州,而是翼州啊... ...”

    “浚卿此话何意?”

    “大人可知我为何建议调啸月城之兵北上?”

    “不是为了收复越州?”

    “越州中行瓒,不过疥藓之疾,所谓民心向背,无非一个利字,大人只要攻下一城之后一切照旧不做变化,用不了一个月越州境内便无人不知,到时候谁还会铁了心跟中行氏造反?”

    “而陛下的心病是魏王,大人连日来食不甘味,显然也是急君之所急,所以在下建议调啸月城的司徒大人来守归阳,我等便可名正言顺地带同魏王和晋王返回建康,一可制止北周来犯之心,二来正好不动声色地削去魏王的权柄——待司徒大人与中行瓒两败俱伤之时,大人再率大军收拾残局,岂非事半功倍?”

    百里涉闻言更加肯定,眼前这个人若不能为国之栋梁则必成朝廷大患——好在他不是生于江东而投靠北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