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段宣忱-《风雷吟》
            
            
            
                
    第(2/3)页
    “... ...臣叩谢陛下隆恩,然臣父实因臣而死,臣五内如焚方寸已乱,再者臣如今乃六根不全之人,更不堪入朝为官,请陛下念在我父子有微功于社稷,准臣辞官,终老林泉。”百里视说完这一席话之后才缓缓抬起头,他脸上原本气势汹汹的络腮胡子此刻已经剃了个干净,白皙的脸庞和一袭白衣倒是颇有了几分百里涉的影子,只可惜左眼上那只漆黑的眼罩,依旧让他像个武夫躲过士人。
    “陛下,臣以为既然百里将军去意已决,不如就先允了他的辞呈,臣相信,若真到了社稷危亡之际,他还会回来的... ...”段归心知若是再这么僵下去,这欺君之罪百里视便在劫难逃,于是赶忙起身替他打着圆场。
    百里视不再说话,但一脸坚决没有丝毫的犹疑,段宣忱看着这个曾经的至交心中五味杂陈,他何尝不知百里视为何去意如此之坚——虽然他父亲是为了江山安泰才不惜一死,但生生剜了他左眼这一举动,其中却并非全然没有对他暗通百花羞,投敌献城之举的愤恨;再者,他也确实厌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本以为纵横沙场何其快意,想不到最终却还是要在波诡云谲中见生死。
    “... ...既然皇叔也这么说,罢了——百里视,朕准你丁忧,但你若心存社稷便该留居建康,令尊大人一生为国,绝不会坐视周人寇边而不理... ...下去吧... ...”
    “臣,谢主隆恩,愿吾皇千秋万岁,再造一统。”
    三跪九叩之后百里视起身头也不回地出了大殿,在百官注视之下就此从权倾朝野的庙堂巨擘变成了一介布衣,有人庆幸,有人唏嘘,更有人暗自欢喜。
    “皇叔,如今百里一走,这岚江的边防何人可任?”
    “陛下圣明,岚江防务干系重大,非一般人可用,若不是嚄唶宿将难以服众更无能应对北周的攻势——臣举荐一人,不仅是久经沙场的战将,更于翼越一战中屡建奇功,如能善用必能解陛下之忧。”
    “皇叔快讲。”
    “原常沙太守韩焉帐下偏将,韩玷。”
    闻言不仅百官惊得合不拢嘴,连段宣忱也是一脸不明所以的愕然——好不容易才将五大公卿尽数铲除,如今却又要重用韩氏的后人,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区区偏将。
    但段宣忱却不好直接质疑,毕竟这是新朝伊始段归第一次上奏举贤。
    “此人颇知兵法,更有报效之心,若不是他,臣当日恐怕难以轻松攻克常沙。”段归话音未落,众人便已释然——原来是个惯于见风使舵的良禽。
    “既然是皇叔保举,朕必定信得过,只是一介偏将统领数万边军,是否有些太草率了?”
    “臣亦知不妥,故而这韩玷只可为副,至于统帅三军之人,还要另择贤良——司徒大人,你帐下的爱将,可愿割爱?”段归转过头对着司徒靖微微一笑,眼下之意指的自然是已经名正言顺统率了龙骧武卒的裘盛。
    “秦王说笑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连司徒靖都是陛下之臣,何谈割爱二字——陛下,龙骧将军裘盛知兵机明事理,为人忠勇可堪大任,臣保举其统率边军。”司徒靖似乎全不在意如此赤裸裸地剪除羽翼,而这一幕自然也是他早就设计好的——既然要削弱地方好像,那么首当其冲的便该是他这个坐拥数万兵马的安南都护。
    “好!既如此,传朕旨意,令龙骧将军裘盛率兵一万北上滁州,接任水军都督一职。”
    朝臣们各自和自己的知交好友互递眼神,龙骧武卒在沉寂了十余年之后再度北上,其寓意不言自明——空气中渐渐弥漫其一种肃杀的氛围,秋分已过寒风骤起,冻得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
    “诸位爱卿,可还有本奏?”
    段宣忱环顾群臣,原来在金銮殿上看着别人的感觉竟是如此地无趣,一眼望去尽是一模一样的头颅,唯一的不同便是顶上的冠冕和身上的锦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