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附近都是农村,十几岁的孩子数量还是不少的,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身体还没有长成,干不了多重的活,饭又吃得多。 在这时候能够有一个地方包他们的吃住,每个月还能挣点零用钱,那就是很不错的营生了。 不要说那些半大孩子,就一些成年人都愿意去做那样的营生。 只是柳青考虑到年轻人更具备可塑性,学习能力也更强一点,所以在学徒工上面没有招收成年人的打算。 学徒工的招聘数量,柳青给出的上限是一千人。 煤气灯生产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人,但是他需要给这个矿场储备更多的技术人才。 在附近一片农村招收学徒工,这也有助于矿场在这里的稳定。 当工人和矿场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属于本地的工人更多,本地也会对这个矿场产生一定的认同感,认为是“我们的矿场”,会自发的维护矿场的利益。 这个叫做本土化。 至于工匠的招聘, 大战场还是放在京城。 那里才有更多的工匠存在。 柳青准备派出一个十人团队去京城招聘工匠,目标任务是至少招聘够一百人,上限是两百人。 招聘团队就由管伟这个生产经理带队去,成员也都是工匠——他们更知道京城都有哪些工匠,也能够鉴定招收的工匠工艺能不能合格。 柳青还给出这样的承诺——那些工匠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携家带口过来,矿场可以给他们提供免费住宿。 吃嘛,当然需要自己解决。 但是,家眷也可以在这里找一份活,比如缝补浆洗什么的,虽然工钱不多,但能够包吃,也可以挣来一点零钱补贴家用。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134章 给勋贵子弟安排的差事)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 喜欢《我的分身是皇帝》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