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报捷-《将军好凶猛》


    第(2/3)页

    这相当于虏兵对长江中下游持续两个月的严密封锁,于昨夜就彻底解除,滁州与建邺的联络,也彻底恢复过来。

    晋庄成也能理解汪伯潜的脸色为何那么难看了。

    刘衍调入中枢任枢密副使之后,但凡对战事有什么争议,汪伯潜依仗绍隆帝的宠信,每次都能将刘衍数落得哑口无声。

    虽说建邺水师之败、合肥失陷,朝中已经明确将罪责归咎于杨茂彦及许璞的怯敌畏战以及轻敌冒进上,但汪伯潜身为朝中执掌军政、作为淮西会战总部署人的枢密使,怎么可能完全脱开干系?

    先帝在时,情形更为恶劣,却能依仗胡楷统筹全局,调度诸军打赢第一次淮南会战,为何到了他汪伯潜手里,却差点连建邺都要失守?

    在朝堂之上,汪伯潜几次将刘衍辩得哑口无言,但人家就是能带兵打仗。

    现在刘衍前往滁州督战,也这么快就已经稳定住东线的局势,朝野军民当然会想,要是刘衍能主持京畿防务,甚至顶替汪伯潜主持枢密院,即便不如靖胜侯徐怀,但也不至于那么狼狈吧?

    靖胜侯连战大捷更是耀眼,解庐江之围指日可待,以往曾对京襄恶言恶语过的朝臣,想要转变立场,修复与京襄的关系,大概没有

    比弹劾、攻诘汪伯潜更为简单、粗暴的途径了吧?

    当然,晋庄成对汪伯潜也绝没有半点幸灾乐祸。

    他心里清楚,汪伯潜要是被众起而攻之,他与宁慈就能逃得了被落井下石吗?

    早年为防止楚山触手伸进南阳,他与宁慈出力最甚。

    先帝在位时,胡楷等人就极力推动设立京襄路,他们当时不仅上书劝谏,甚至还不惜明里暗里鼓动数百南阳士绅赶来建邺请愿。

    他们怎么可能指望京襄得势之后,将这些旧账一笔勾销?

    “陛下身体略有小恙,要避风寒;早朝急务将奏章送上福宁宫,余者退散……”内侍省监郑福通走进文德殿,与周鹤、汪伯潜、魏楚钧及武威郡王赵翼耳语几句,就宣告今日早朝提前解散,要大家不用等绍隆帝上殿了,有事留下来奏章,无事都先回去。

    晋庄成心想陛下大概不想再听群臣在殿中异口同声恭贺枫沙湖胜捷吧?

    他与宁慈对望一眼,也是默然无语与众臣退出文德殿。

    离开文德殿,晋庄成前往礼部坐堂却是心烦意乱,见没有什么要紧的差事要处置,午时就带着晋龙泉等随扈返回府宅。

    从礼部出来,却见一队骑兵从南往北缓缓而行,引起沿街成百上千的民众上前围观——晋庄成正要着人去看发生了什么事,却有十数名民众从他们身旁跑过去,一边往前跑一边不忘议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