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这是闯进警局了吧-《最终诊断》


    第(2/3)页

    “关键她也姓周,双名都是生僻字,叫......”徐佳康说着说着从桌上拿起那人的病历册,递了过去,“第一个我知道,读祎(yi),后面那个王字旁加个羽,实在不认识。”

    这是刘坤从听到登革热这三个字以来到手的最好消息。

    他及时汇报了这个情况,和对方又聊了两句后笑着挂掉了电话:“不错不错,能确认初始的感染病人对流行病学调查有重要意义,这次我们医院总算走在了丹阳医院之前。”

    之后便是很简单的表扬和赞许,自己的学生能在领导高层面前露了脸,何天勤很高兴。

    但作为首诊医生的徐佳康总觉得这个表扬怪怪的。

    其实任何一个接诊医生,都会对自己的病人有一个大致印象,会自然而然地去留意一些特征。包括第一时间看到的穿着,和之后不停刺激视神经的面相、神态、小动作。

    他能那么快找到这个病人完全是因为病人信息给的太足了,有几处和自己留意的地方十分吻合。

    可徐佳康本来自尊心就很强,想到的完全是另一层。

    听疾控中心的描述,给出具体信息的也是位接诊医生。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记下病人的基本情况,还能在一星期后完整复述出来,不仅仅是名字,连穿着体貌特征都包括在了里面,实在不简单。

    而最让他嫉妒的是,病人刚测完的身高和体重都正巧落在了对方预测的范围内。

    身高不会因为生病发生多大变化,但体重却很容易改变。发烧后身体会出现纳差没食欲,因为长时间得不到能量补充身体开始消耗脂肪,体重会不断下降。

    这时候就需要结合病人的年龄、身体情况、平时饮食和生活习惯来进行非常主观的推测。光靠观察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非常多的临床经验积累。

    对方连这点都能考虑进去,大大超出了徐佳康的设想。

    在疾控中心、刘坤和何天勤眼里,这只是两组再简单不过的数字。可进了他眼里却成了吃果果的炫技,让他实在高兴不起来。

    “佳康,一定要看住她。”何天勤说道,“有上一次的前车之鉴,我们这儿要是再跑了病人就完了。”

    徐佳康放下病人刚测完的身高体重记录单,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去:“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