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揠苗助长?-《最终诊断》


    第(2/3)页

    1.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单独应用UVA照射治疗会产生轻至中度的改善,不推荐同时进行其他形式的光疗,UVA治疗最常用作PUVA治疗的组成部分。

    2.光化学疗法(PUVA):光化学疗法是结合口服或外用补骨脂素(8-MOP、5-MOP)与UVA,少数亦可应用UVB(290-320rim)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银屑病。包括泛发性寻常性银屑病、局限性斑块状银屑病(可外用补骨脂+UVA)红皮病性银屑病和脓疱性银屑病。口服补骨脂可引起胃肠道症状,如恶心等;UVA照射量大可致皮肤红斑、灼热、水疱等。长期应用PUVA可致皮肤老化、色素沉着和皮肤癌;有增加白内障的危险性。

    3.宽谱UVB:为波长290~320nm的中波紫外线。常用于治疗中、重度银屑病,或局部顽固性斑块。但可致红斑、晒伤、色素沉着。长期照射有致癌的可能性。宽谱UVB可以和内用药和(或)外用药联合应用以增加疗效。

    4.窄谱UVB:为波长311rim(308,310,311,312am)的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疗效佳,而红斑、色素沉着,DNA损伤及致癌等副作用小。窄谱UVB治疗优于宽谱UVB,比PUVA治疗安全。窄谱UVB的有效性与PUVA的早期阶段同,但缓解期不持久。窄谱UVB可单独使用,亦可与一些外用制剂和内用药联合应用。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光疗,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寻常性银屑病。红皮病性和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慎用。

    六、内用药治疗

    1.抗感染药物: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诱因,通过应用药物控制感染。可以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主要应用于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点滴状银屑病、寻常性银屑病和一些红皮病性、脓疱性银屑病,可选用相应的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的抗生素或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等。

    2.甲氨蝶呤:是有效的银屑病治疗药物,根据疾病的严重性、耐受性、治疗的迫切性和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应用甲氨蝶呤。主要用于红皮病性银屑病、关节病性银屑病、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严重影响功能的银屑病,如手掌和足跖、广泛性斑块性银屑病。

    3.维A酸类:阿维A治疗斑块状、脓疱性、掌跖型、滴状、红皮病性银屑病是有效的。12周时观察,银屑病皮疹和严重度下降57%。严重的患者中70%经过1年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长期使用是安全的。无时间限制,因此持续治疗是有效的。虽然出现骨质变化的症状很少见,但对于部分出现韧带和腱钙化的患者,应限制其长期使用。首选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红皮病性银屑病;与其他治疗联合应用:掌跖脓疱病、泛发性斑块状银屑病;单独疗法或辅助治疗:关节病性银屑病。

    4.环孢素:对银屑病有确切的疗效。严格遵照皮肤科的应用剂量

    5.糖皮质激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红皮病性或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因此只有皮肤科医生认为绝对需要时才可应用。适应证:难以控制的红皮病性银屑病;其他药物无效或禁忌的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急性多发性关节病性银屑病,可造成严重关节损害者。

    6.其他可能应用的药物:柳氮磺胺吡啶、他克奠司、氨苯砜、甲砜霉素、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秋水仙碱、维生素。

    7.生物制剂(依那西普):依那西普是一种人源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通用名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TNF-α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该药于1998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02年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性关节炎,2004年批准用于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依那西普是中国惟一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另外,还有一些制剂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选用本药治疗必须为中、重度银屑病,PASI评分≥10分,并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LQI>10);病情持续6个月。治疗无效,需要系统治疗。除此之外至少要满足下列一条:①病情处于高风险的水平,由于药物相关毒性,难以使用标准治疗;②不能耐受标准系统性治疗;③对标准治疗疗效不好;④必须反复住院才能控制病情;⑤因患有合并症而妨碍系统性治疗药物的使用;⑥患有严重的红皮病性和脓疱性银屑病;⑦患有关节病性银屑病。

    七、中医中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