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合作事项-《最终诊断》
第(2/3)页
姐姐胃癌已经肝转移了,腹腔里面淋巴结也比较多,肿瘤分期上已经是IV期了,她找我是想做手术的,但我给她检查之后,发现已经不适合做手术了,因为手术也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后来她儿子跟我说了实话,来上海前已经去好几个地方看了,北京、深圳都去过,不仅做不了手术,有医生跟他说不用治了,也有医生试试中医。中医也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来又找到我这里,是因为临床症状很重,主要表现为腹痛,疼痛分级6-8级,痛得吃不下东西,睡不着觉。
我是外科医生,如果患者不做手术,我们一般就不收了,我就跟他讲去肿瘤科看看,但他说都已经看过了,都说治不好,希望我能收治,她儿子说,如果不再努力一把,他们是不甘心的,至少也是为了尽孝心,不想留有遗憾。
因为AFP阳性胃癌发病率不高,但恶性程度很高,一旦出现肝转移,患者生存期都很短,而姐姐来的时候AFP(甲胎蛋白,单位为ngmL,是肝癌的生物标志物——编者注)指标是4000多,根据文献分析,虽然都是AFP阳性胃癌,但是AFP小于100的和AFP大于100的两者生存期有显著区别,单纯AFP高与AFP为主的肿瘤指标都高也有显著的生存差异。而这位患者不仅AFP高,而且其它肿瘤指标也全线异常。
当然我是尽量安慰患者的,我们尽量努力给你争取手术机会。但是我跟她儿子说,你要有个思想准备,我也没办法能够治好,也不能保证化疗有效,但我可以试试,如果有效了,能把肝脏病灶缩小,甚至淋巴结小了,也许能争取到手术机会,但是这个机会比较渺茫,最好的情况就是控制或延缓病情发展,有效的话症状也许能控制住,改善生活质量。因为难治,所以可能需要密切观察指标变化,随时调整方案。
我和她儿子的交流一直蛮好的,她儿子也说清楚母亲的状况,之所以还坚持治疗,因为他母亲症状太痛苦了,希望能让她好受一点。从我内心来说,我也确实想给她治疗,因为这是一个罕见胃癌病例,治疗难度很大,而且还是姐弟俩同时发病,目前没看到过这样的病例报道,很有研究价值。
医学界:你决定给她治疗的时候,对治疗效果有预期吗?
陆巍:我跟她儿子讲,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指标和症状变化,当时她的各项指标都很高,AFP数值到4000多,我去研究文献时,看到很多都是AFP超过100-200,超过1000的也都是个例报道。
所以我跟她儿子讲,他母亲的这种情况,没有标准的治疗模板,我们按照胃癌大类来选择方案,最后在几个方案中选了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选择这个方案,患者接受三天化疗,可以休息18天,耐受性会更好,这样休息的时间生活质量好一点。同时我也建议他最好去做个基因测序,我想通过测序结果判断一下,这个方案的治疗有效还是没效,如果有效,就按照这个方案进行下去,没有效果的话,也提前改用其它二线方案。
但基因测序需要时间,这个病不能等,所以我们一边化疗,一边等测序结果。第一个周期化疗打完,她自己感觉症状缓解了,测序结果也提示这个方案有效,而且毒副作用小。那么我就说,这个方案我们就用下去,患者症状减轻了,也很开心,因此对我有信心。
第二周期化疗下来,患者反映不痛了,能吃得下、睡得着了,我也一直鼓励她多吃一些,要加强营养。这时候她问我愿不愿意给她弟弟治疗,她说她弟弟比她轻一些。她弟弟来了之后,弟弟的女儿还想再让老家的一个胃癌患者朋友也来治疗,我看了病例后也是晚期的胃癌,因为我是外科医生,这样的晚期患者的治疗实在太耗费精力,我说我没有这么多能力了,能把你们两个人的生命延长就很满足了。
第三个化疗疗程结束,姐姐的症状虽然缓解,但肿瘤指标一直在上升,AFP指标从4000上升到了6000多,我向她儿子建议把PD-1用上去,因为根据基因检测结果,突变很多,PD-1的免疫治疗推测是有收益的。目前PD-1的治疗都是自费的,进口的PD-1有获批胃癌的适应证,但是价格很贵,一次2-3万,也有国产的可以选择。后来他儿子考虑后选择联合用国产的PD-1,一次5000左右。
联合PD-1治疗后,效果很明显,肿瘤指标从最高的7000多开始断崖式下降,6个周期的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后AFP最低降到了100多,其它肿瘤指标也都在正常范围了。但那时候已经到了10月份,我要被派去外地支援。
医学界:弟弟来了后,他的治疗方案是怎么选择的?
陆巍:她弟弟来了后,考虑到同时发病,基本类型也一样,所以就用的是跟姐姐一样的治疗方案,唯一的区别是,因为姐姐的治疗效果挺好的,所以弟弟来了后,直接就加上了PD-1免疫治疗。
但是弟弟的情况实际上比姐姐更重,虽然一上来就用了PD-1,但是治疗了两个月,中间我一直在观察,发现肿瘤指标是在上升的。症状方面,前两个周期的化疗后,他症状明显好转,自述说不痛了,但是第三个周期打完,他在住处休息时,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他说又痛了。尽管症状再次加重,但是锁骨上淋巴结消退很明显,从外观膨隆到外观两侧对称。所以还是觉得肿瘤的异质性比较明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