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8.颠覆-《最终诊断》
第(2/3)页
表Ⅵ.系统性抗生素使用建议
四环素类抗生素应作为中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选择,除外其他禁忌。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30S亚基而抑制蛋白质合成。此类抗生素还具有显著抗炎作用,包括抑制趋化作用和金属蛋白酶活性。旧版指南推荐米诺环素,因其在减少方面优于多西环素。然而,最近针对临床试验的Cochrane系统评价发现,米诺环素治疗痤疮有效,但疗效并不优于其他抗生素。很少有研究涉及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剂量。米诺环素的缓释剂型可能最安全。多西环素在1.7-2.4mg/kg范围显示了有效性89。亚抗微生物剂量的多西环素治疗中度炎症性痤疮的患者仍然有效。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亦被用于治疗痤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结合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同样地,这些药物亦有抗炎症作用,但其机理不甚清楚。在阿奇霉素治疗痤疮的开放性研究中,采用不同的脉冲剂量给药,频率从每周3次到每月4天,通常在2-3月的时间跨度可见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最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阿奇霉素和多西环素的疗效,结果显示多西环素疗效更佳。这提示在不能使用传统抗生素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作为替代方案。
TMP/SMX和甲氧苄啶亦被用于治疗痤疮。磺胺甲噁唑是阻断细菌叶酸合成的制菌剂,叶酸合成是细胞分裂的必要条件。甲氧苄啶是一种叶酸类似物,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两药联用可阻断细菌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除病例报告外,有一项双盲研究证实TMP/SMX有效性等同于土霉素。
尽管支持证据有限,但病情需要时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可作为痤疮的替代治疗方案。特别地,对于妊娠或对其他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这些药物可作为一类有效的选择。其通过结合细菌细胞膜的青霉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作用。除病例报告外,少有其他文献支持此药用于痤疮治疗。然而,有一项头孢氨苄的小型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此药对多数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改善效果。
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是医生和患者常关注的问题。然而,系统性应用抗生素治疗痤疮罕见严重不良反应。使用任何抗生素时,都可能发生**念珠菌病和药疹。
每种四环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各有不同。四环素类药物可有光敏性,多西环素较米诺环素更易致光敏。多西环素与胃肠紊乱相关性更大,且高剂量与更易出现症状。米诺环素与耳鸣、眩晕、皮肤/黏膜/牙齿色素沉着相关。米诺环素色素沉着在高剂量、长时间应用者更为常见。多西环素主要由肝脏代谢,对大多数肾功能损害患者是安全的。但与其它四环素类相比,米诺环素有更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与米诺环素相关的罕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药物性狼疮及其他超敏反应。最后,假性脑瘤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关的罕见表现。
TMP/SMX的不良反应包括肠胃不适、光敏和药疹。应用此药后已观察到多种皮肤反应,最严重者为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这些严重皮疹更常见于HIV感染患者,其相对风险度各有不同,但仍为罕见事件,有研究显示原始相对风险值为/SMX还可发生造血系统疾病,包括严重的血恶液质,如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虽然这些不良事件罕见,但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全血细胞计数。亦有报告因有呼吸超敏反应而用此药后的暴发性坏死型肝炎病例。TMP/SMX与甲氨蝶呤同时使用可与严重毒性相关。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常见胃肠道功能紊乱。与阿奇霉素相比,红霉素更易发生腹泻、恶心和腹部不适。已报道大环内酯类引起心脏传导异常,而很少有肝毒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减少环孢素代谢。阿奇霉素与皮肤过敏反应有关。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最常见超敏反应,从轻度药疹到过敏症,肠胃功能紊乱亦常见,后者包括恶心、腹泻和腹胀等不适。
当开具系统性抗生素时,细菌耐药仍是一个大问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强调了抗生素的管理工作,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使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接受正确剂量、正确疗程和正确种类的抗生素治疗。要尽量把抗生素的应用缩短,最好是3-4个月,可通过联合维A酸类或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而实现。虽然限制系统性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但本工作组一致认为,确有部分患者的使用其它疗法不合适,因此也许需要在使用外用药物时,进行更长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对这些患者应坚持随访和重新评估,以尽可能缩短使用抗生素的周期。强烈不建议单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外用维持方案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为过。系统性抗生素停用后,局部治疗可继续获得数月的疗效。本工作组一致同意,这样的维持治疗方案对减少耐药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其他限制抗生素使用的尝试基于不同的推荐剂量,如冲击剂量和亚抑菌剂量。尚无其它剂量选择稳定、可靠地优于标准剂量。
最后,现亟待限制系统性抗生素的使用,因有报道炎症性肠病、咽炎、艰难梭菌感染和念珠菌性外阴**炎的诱发与之相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