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讨董卓(一)-《三国良家子》


    第(2/3)页

    冀州牧韩馥得董卓提拔,不肯为乱,而且深恐袁绍起兵,故派遣几个部郡从事驻勃海郡监视,限制袁绍的行动。

    东郡太守桥瑁冒充三公写信给各州郡,历数董卓罪状,称“受董卓逼迫,无以自救,亟盼义兵,拯救国家危难”云云。东部各州郡太守纷纷响应,以书信往来,暗中勾结。

    韩馥接到信件,召集部属商议,他问大家:“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正色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韩馥语塞,脸有愧色。迫于形势,韩馥不敢再阻拦袁绍,他写信给袁绍,表示支持他起兵讨董。

    初平元年正月,关东州郡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河内,韩馥留邺,供给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颍川,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与曹操屯酸枣,前将军袁术屯鲁阳,各有军队数万。

    董卓得知袁绍在山东起兵,心中大怒,立刻下令,派兵抓捕袁隗,随即以谋反罪,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全部斩首示众。

    董卓接着派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瓖出京,分别东行,晓谕劝解关东各路诸侯。

    袁绍指派王匡杀掉了胡母班、王瓖、吴循等人,袁术也捕杀了阴循,只有韩融因为德高望重免于一死。此时,豪杰大多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袁氏旗号的。

    为了与董卓相抗,袁绍等人广派信使,积极争取出身宗室的州牧支持。袁绍甚至给刘虞去信,愿拥立他为天子。刘虞回信大骂袁绍不忠,断然拒绝。其他宗室也无人响应袁绍起兵,纷纷闭关自守,静待双方兵戎相见,分出胜负。

    曹操也派了荀攸到东莱,求见田齐,希望他支持袁绍,出兵讨伐董卓。荀攸到了东莱,却见码头周边营地空无一人,只留下太史慈率乞活军守卫军港。

    太史慈热情接待荀攸,告知他道:“夫余、高句丽趁朝中纷乱,起兵南下,侵扰辽东。主公大怒,率军北上,欲为朝庭平息边患。”

    荀攸请求太史慈派船护送他北上辽东,去与田齐见面。太史慈摇头说道:“春风乍起,海流和风向不对,无法出船入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