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忆往昔(一)-《颠沛三十载》


    第(1/3)页

    农历二月中旬,华夏,蜀地,广陵郡,锦官县。

    刘一川在梅花桩上一次又一次尝试着新的身法。太阳不偏不倚正好落在树梢上,太阳刚刚升起,气温还没有反应过来,有些微凉。

    “哎呀!”刘一川从梅花桩上又摔了下来,落地的疼痛让他发出了哀嚎。

    “你到底是不是老子的儿子。”刘一川的父亲严厉的训斥到,“爬起来!上去!”

    这便是刘捕头,刘一川的亲生父亲。他身材微胖,肚子略挺。站在梅花桩旁边婉如一位门神,给人的压迫感很强。这位父亲脸上挂满了愁容,仿佛没有其他的表情。脸型比较方正,嘴唇下面还有一颗鱼眼大小的黑痣,痣上还留有两根长胡子,看起来不易亲近。刘捕头的声线又十分粗旷,常常一声怒吼吓得犯人不打自招。

    “孩子还小,不要勉强他嘛。”

    说话的是刘一川的母亲,王兰。

    他怀里还抱着刚刚8个月大的刘青。因为常年的疾病,几乎快要拖垮了这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抱着刘青坐在那颗桑树下。母亲的每一下呼吸都显得十分疲惫,好像下一刻就要窒息一样。除了脸上没有什么血色外,时间和疾病都还没有能夺走她的美貌。她还是那么的清秀,那么的楚楚动人。

    怀里的刘青傻傻的看着他面前的这个美丽母亲,视线一秒钟都没有离开过。

    “不可能!老子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徒手就可以举起家里的水缸了。”父亲看着自己的儿子,“真的是废物东西!”

    “你那是水缸里没有水!”躺着地上的刘一川调侃着。

    父亲伸手就要打,还好刘一川手快速的一勾把自己拉上了梅花桩。这才险些躲过父亲着一巴掌。

    “练!别停!停下来中午就不用吃饭了。”父亲指了指在梅花桩上还没有站稳的刘一川。

    刘一川心里暗自骂了几句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努力。

    晌午十分,母亲端出来刚刚煮好的几盘家常菜。有肉,有汤,有菜,看起来母亲的手艺还不错,和花满楼那几个厨子有的一拼。

    父亲端坐在饭桌旁,看见门口闻着味儿回来的刘一川问:“练好了嘛!就回来了!真的是,好吃懒做。”

    刘一川略带骄傲的回复道“练的小成了。”

    “打给我看看。”

    刘一川听到命令后,重复了一遍自己练了半年的步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