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忆往昔(二)-《颠沛三十载》
第(1/3)页
“我们总会在不同地方,看着不同的灯火阑珊,不同的人来人往,不同的车水马龙,接触不同的人,却总在欢声笑语时想起你。”这是刘青后来在对母亲的回忆录中所提及到的。
这是鉴安十四年,今年的刘一川刚刚满十四岁,刘青也才四岁……
今年母亲病情格外的严重,急的刘一川焦头烂额。母亲平日里都是刘一川再照顾,因为父亲心里面只有他的工作,特别是今年,显得格外繁忙。每天早上都是这样,不辞而别,留下刘氏兄弟和母亲在家。母亲也默许了父亲的这种行为。
“把你母亲和你弟弟照顾好,要是有一点闪失我就将你逐出家门!”每次父亲说出这句话,刘一川心头都是一紧。
今年米价又贵了,盐巴也贵了,肉更是再也买不起了。
刘一川停了学,一心一意在家里照顾母亲。
今年地里庄稼收成也不好了。井里的水也枯了。
刘青也开始慢慢为哥哥负担起了许多。
今年药铺的药也贵了,税收也加重了。
父亲俸禄减少了,而他只有更加拼命的工作。
“母亲,您的病好些了吗?”刘青趴在母亲的床头,把脸紧紧的贴在母亲的额头上。
“有青儿和川儿,母亲的病就快要好呢呢。”母亲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明就显得特别虚弱。但是刘青观察到了这一切只不过没有开口罢了。
刘一川根本不敢松懈下来,挑水,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熬药,给母亲亲洗漱。这都是刘一川明天必做的事情,每天千篇一律。隔三差五刘一川还要搀扶着母亲转一转,看一看,走一走。
夏天到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仿佛和这个家显得格格不入。
刘一川每天都在干着重复的事。
“母亲,今天有觉得好些了吗?”刘青每天都要这样问问妈妈。
“快了快了,就快好了呢。”母亲无力的微笑着,表情中显得满是疲惫。
刘一川当然知道,现在的母亲虚弱到连每天的日常活动都完成不了了。
今年的秋天,因为家里只有刘一川一个人日常在家,地就荒废了,所以这个秋天,他们家颗粒无收。还好有父亲的俸禄。但是那都只是仅仅够用罢了。
第(1/3)页